[实用新型]塑料水杯注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32210.9 | 申请日: | 2015-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825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0 |
发明(设计)人: | 林雪明;张晓峰;谢永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雪明 |
主分类号: | B29C45/03 | 分类号: | B29C45/03;B29C45/33;B29C45/40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塑料 水杯 注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塑料水杯注塑装置。
背景技术
过去在我国工业中,塑料水杯成型模具长期未受到重视,改革开放以来,塑料水杯成形模具工业虽然有一定发展,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专业化程度落后,成型模块设备大多较为笨重、复杂,成型后的水杯容易粘结在塑料水杯成型模具上,不易脱落,难以收集,从而造成生产效率低下。上述问题亟需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设备简单、注塑可靠、方便注塑后的水杯的收集的塑料水杯注塑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塑料水杯注塑装置,包括:安装架、定模、动模、注塑机构、第一驱动机构、推出机构、第二驱动机构;
定模固定设置在安装架上,定模上设有接料口、与塑料水杯形状对应的注塑腔道,所述接料口与注塑腔道连通,注塑机构可通过接料口向注塑腔道内注射塑料熔体;
动模活动连接安装架并位于定模下方,其具有与所述注塑腔道匹配的凸块,第一驱动机构可驱动动模使凸块进入注塑腔道中;
推出机构包括推块,推块上开设有与凸块形状匹配的限位孔,推块位于注塑腔道与凸块之间,当第一驱动机构驱动动模使凸块远离注塑腔道一侧进入限位孔时,第二驱动机构驱动推块使推块朝向注塑腔道运动。
优选地,推出机构还包括推杆,推杆固定安装在安装架上并与推块活动连 接,使推块可相对推杆上下运动。
优选地,接料口设计成圆锥形。
优选地,靠近动模方向上,接料口的水平截面积逐渐减小。
优选地,限位孔位于推块中部。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塑料水杯注塑装置,第一驱动机构驱动动模,使动模上的凸块进入与其匹配的注塑腔道,凸块与注塑腔道组成注塑型腔,注塑机构向此注塑型腔中注射塑料熔体,当所述塑料熔体冷却后,水杯成型完成,且成型后的水杯粘结在凸块上,第一驱动机构驱动动模下行,当凸块远离注塑腔道一侧进入限位孔时,成型后的水杯边部抵靠在推块上,第二驱动机构机构驱动推块上行,推块上行过程中带动成型的水杯,实现了水杯与凸块的分离。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塑料水杯注塑装置,设备简单、注塑可靠、方便注塑后水杯的收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塑料水杯注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塑料水杯注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塑料水杯注塑装置,包括:安装架1、定模2、动模3、注塑机构、第一驱动机构、推出机构4、第二驱动机构;
定模2固定设置在安装架1上,定模2上设有接料口21、与塑料水杯形状对应的注塑腔道22,所述接料口21与注塑腔道22连通,注塑机构可通过接料口向注塑腔道22内注射塑料熔体;
动模3活动连接安装架1并位于定模2下方,其具有与所述注塑腔道22匹配的凸块31,第一驱动机构可驱动动模3使凸块31进入注塑腔道22中;
推出机构4包括推块41,推块41上开设有与凸块31形状匹配的限位孔,限位孔位于推块41中部,推块41位于注塑腔道22与凸块31之间,当第一驱动机构驱动动模3使凸块31远离注塑腔道22一侧进入限位孔时,第二驱动机构驱动推块41使推块41朝向注塑腔道22运动。
上述方案中,推出机构4还包括推杆42,推杆42固定安装在安装架1上并与推块41活动连接,使推块41相对推杆42上下运动。
为了便于接料口21内的凝料从接料口21中拔出,接料口21设计成圆锥形,具体地,靠近动模3方向上,接料口21的水平截面积逐渐减小。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塑料水杯注塑装置,第一驱动机构驱动动模,使动模上的凸块进入与其匹配的注塑腔道,凸块与注塑腔道组成注塑型腔,注塑机构向此注塑型腔中注射塑料熔体,当所述塑料熔体冷却后,水杯成型完成,且成型后的水杯粘结在凸块上,第一驱动机构驱动动模下行,当凸块远离注塑腔道一侧进入限位孔时,成型后的水杯边部抵靠在推块上,第二驱动机构机构驱动推块上行,推块上行过程中带动成型的水杯,实现了水杯与凸块的分离。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塑料水杯注塑装置,设备简单、注塑可靠、方便注塑后水杯的收集。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雪明;,未经林雪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3221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注塑模具用止水栓
- 下一篇:全自动真空采血管注胶成型机分离胶成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