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消化内科专用直肠给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33006.9 | 申请日: | 2015-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799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0 |
发明(设计)人: | 张艳梅;杜卉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艳梅 |
主分类号: | A61M31/00 | 分类号: | A61M31/00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124010 辽宁省盘***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消化 内科 专用 直肠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给药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消化内科专用直肠给药装置。
背景技术
公知的,在大部分医院都开始采用直肠给药这种新的治疗手段,它改变了口服、外敷、注射等传统的给药方式,直肠给药在临床上更多的是用于局部治疗,通过药物的收敛、通便、止痛、抗炎、杀虫等作用,用来治疗直肠或左半结肠的病变。
对于儿童和长期用药患者来说,直肠给药无创伤、无味感,不会有肠胃的不了反应,又可减轻对肝脏、肾脏的危害,给儿童和长期用药患者带来的便利,然而,由于直肠给药的给药部位特殊,常用的方法有很多不便之处,现在的直肠给药装置往往需要医务人员的帮助才能使用,且给药速度不易控制,另外一般都通过喷药头进行给药,容易导致施药不均匀,影响治疗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消化内科专用直肠给药装置,通过本实用新型,可达到给药准确,施药均匀的效果,起到了提高治疗效果的作用。
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消化内科专用直肠给药装置,包括给药管、储药管和气囊,在储药管的前端设有延伸管,所述延伸管与储药管固定连接,在所述延伸管上设有延伸 管外螺纹,在给药管的下端设有给药管底座,所述给药管底座与给药管固定连接,在所述给药管下端的给药管底座内设有底座内螺纹,,在所述给药管的前端设有多个扩径侧棱,所述多个扩径侧棱与给药管固定连接,在所述给药管前端的多个扩径侧棱之间设有多个出药孔,在储要管的下端设有储药管内螺纹,在气囊的开口处设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与气囊的开口处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座内设有防逆流弹性膜,所述防逆流弹性膜嵌入连接座内盒连接座的内壁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座内的防逆流弹性膜上设有压力作用下打开的划口,在所述连接座的外表面设有连接座外螺纹。
所述的消化内科专用直肠给药装置,所述防逆流弹性膜上的划口为一字形或十字形。
所述的消化内科专用直肠给药装置,在所述给药管底座的外表面设有可增大摩擦力的底座外纹。
所述的消化内科专用直肠给药装置,所述给药管的前端为封闭式的弧形头。
所述的消化内科专用直肠给药装置,在储药管上设有刻度。
所述的消化内科专用直肠给药装置,所述的给药管底座与储药管前端的延伸管通过底座内螺纹和延伸管外螺纹进行螺纹连接。
所述的消化内科专用直肠给药装置,所述气囊与储药管通过连接座上的连接座外螺纹和储药管下端的储药管内螺纹进行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消化内科专用直肠给药装置,通过给药管前端的扩径侧棱以及侧棱间的给药口,可有效的避免给药口堵塞,达到了给药准确且施药均匀的目的;通过给药管前端的弧形头,避免在给药过程中,对患者直肠内壁的伤害;通过气囊和防逆流弹性膜,医务人员可 人工控制给药速度,而且避免了在给药过程中药物逆流;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不仅为医务人员提供了便利,也为患者的治疗提供了帮助。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给药管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储药管结构示意图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气囊结构示意图。
图中:1.弧形头,2.扩径侧棱,3.出药孔,4.给药管,5.给药管底座,6.延伸管,7.储药管,8.刻度,9.连接座,10.气囊,11.底座内螺纹,12.底座外纹,13.储药管内螺纹,14.延伸管外螺纹,15.防逆流弹性膜,16.划口,17.连接座外螺纹。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艳梅;,未经张艳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3300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斑秃电加温可更换擦头器具
- 下一篇:一种口腔喷药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