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注塑模具用针阀封胶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33072.6 | 申请日: | 2015-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510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8 |
发明(设计)人: | 陈芝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镭迪机电制造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8 | 分类号: | B29C45/28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郑莹 |
地址: | 51143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注塑 模具 用针阀封胶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注塑模具用针阀封胶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注塑模具通常是设置浇口,将热熔塑料经热流道输送至注塑模具的型腔中注塑成型出预定形状的塑件,然而该种结构形式存在以下缺陷:当注塑成型后的塑件冷却后,浇口处的热熔塑料也随之冷却,形成废料,塑件取出后还需人工去除废料,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降低了生产效率,并导致大量废料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减少废料、有效提高生产效率的注塑模具用针阀封胶机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注塑模具用针阀封胶机构,包括定模部分、动模部分及设于定模部分内的流道组件,所述定模部分与动模部分之间构成注塑型腔,所述流道组件具有与注塑型腔相通的浇口,在所述流道组件内设置有可往复移动以封住浇口的针阀,在所述定模部分一侧端设置气缸,所述气缸通过一杠杆组件以驱动针阀往复移动。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杠杆组件包括一传力杆件,所述传力杆件通过一销钉铰接在定模部分上,所述传力杆件的两端分别与针阀的末端和气缸的活塞杆端相连接。
有益效果:此注塑模具用针阀封胶机构通过在浇口处设置可往复移动的针阀,在注塑型腔内的热熔塑料完全冷却成型后,由于浇口由针阀堵住,浇口中的热熔塑料与注塑型腔中的热熔塑料相分离,热熔塑料冷却成型时,浇口中的热熔塑料不会被冷却,从而不会产生废料,减少废料的浪费,降低了生产成本,无需人工去除废料,减小工人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由于作为驱动部件的气缸设置在定模部分的侧端,可简化整个注塑模具的结构,大大减少注塑模具的厚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一种注塑模具用针阀封胶机构,包括定模部分10、动模部分20及设于定模部分10内的流道组件30,定模部分10与动模部分20之间构成注塑型腔,流道组件30具有与注塑型腔相通的浇口31,在流道组件30内设置有可往复移动以封住浇口的针阀32,在所述定模部分10一侧端设置气缸40,气缸40通过一杠杆组件50以驱动针阀32往复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针阀32的前端形状与浇口31的形状相吻合,当注塑型腔内的注满热熔塑料后,气缸40工作通过杠杆组件50带动针阀32向下移动,使针阀32的前端堵住浇口31,在注塑型腔内的热熔塑料完全冷却成型后,模具开模并将成型的塑件顶出,由于浇口31由针阀32堵住,浇口31中的热熔塑料与注塑型腔中的热熔塑料相分离,热熔塑料冷却成型时,浇口31中的热熔塑料不会被冷却,从而不会产生废料,减少废料的浪费,降低了生产成本,无需人工去除废料,减小工人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作为优选,杠杆组件50包括一传力杆件51,传力杆件51通过一销钉52铰接在定模部分10上,传力杆件51的两端分别与针阀32的末端和气缸40的活塞杆端相连接。
通过将气缸40固定安装在定模部分10的侧端并借助传力杆件51将针阀32与气缸40传动连接在一起,摒弃传统的气缸组件和针阀组件的位置结构,使整个注塑模具结构更紧凑,大大减少注塑模具的厚度。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镭迪机电制造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镭迪机电制造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3307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阀针浇口双折内盖
- 下一篇:一种具有封胶结构的热流道热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