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快速切换传动比的同步带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33427.1 | 申请日: | 2015-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590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8 |
发明(设计)人: | 石旻磊;汪纪城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柯恩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5/36 | 分类号: | F16H55/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高***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切换 传动比 同步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传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快速切换传动比的同步带轮。
背景技术
同步带传动是由同步带和可快速切换传动比的同步带轮组成的啮合传动,其运动和动力是通过带齿与轮齿相啮合传递的。与普通带传动相比,同步带传动具有带与带轮间无相对滑动、传动比恒定、传动效率高、结构紧凑等优点,在机械设备上得到广泛应用。
现有的同步带轮由于具有单一直径,致使使用环境比较单一,即如果需要改变传动比则必须更换其他不同直径的同步带轮,而且,操作人员更换操作比较费时费力,不能快速实现传动比的改变,进而造成使用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之一。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可快速切换传动比的同步带轮。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快速切换传动比的同步带轮,所述可快速切换传动比的同步带轮包括:
第一轮体,所述第一轮体的外周上均匀设置有第一轮齿;
第二轮体,所述第二轮体与所述第一轮体同轴设置,所述第二轮体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轮体的直径,所述第二轮体的外周上均匀设置有第二轮齿;
过渡轮体,所述过渡轮体设置于所述第一轮体和所述第二轮体之间,所述过渡轮体与所述第一轮体和所述第二轮体同轴设置,所述过渡轮体包括:
第一过渡轮体,所述第一过渡轮体的直径等于所述第一轮体的直径,所述第一过渡轮体的外周上均匀设置有第一过渡轮齿;
第一锥形轮体,所述第一锥形轮体与所述第一过渡轮体一体成型,所述第一锥形轮体的外周上均匀设置有第一锥形轮齿,所述第一锥形轮体的大头端的直径等于所述第一过渡轮体的直径,所述第一锥形轮体的小头端的直径与所述第二轮体的直径相适配
由于所述第二轮体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轮体的直径,同时,设置有过渡轮体,当操作人员需要更换可快速切换传动比的同步带轮的传动比时,即可通过过渡带轮使齿带从第一轮体经过渡轮体的所述第一过渡轮体,再到所述第一锥形轮体,最后过渡到第二轮体,整个过渡过程平滑,降低了操作人员更换可快速切换传动比的同步带轮的传动比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可快速切换传动比的同步带轮使用的便捷性。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可快速切换传动比的同步带轮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过渡轮体还包括:
第二过渡轮体,所述第二过渡轮体设置于所述第一过渡轮体与所述第二轮体之间,所述第二过渡轮体的直径等于所述第一锥形轮体的小头端的直径,所述第二过渡轮体的外周上均匀设置有第二过渡轮齿;
第二锥形轮体,所述第二锥形轮体与所述第二过渡轮体一体成型,所述第二锥形轮体的外周上均匀设置有第二锥形轮齿,所述第二锥形轮体的大头端的直径等于所述第二过渡轮体的直径,所述第二锥形轮体的小头端的直径等于所述第二轮体的直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锥形轮体的外周上的母线与所述第一锥形轮体的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10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锥形轮体的外周上的母线与所述第二锥形轮体的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20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轮体远离所述第一过渡轮体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导向块。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轮体远离所述第二锥形轮体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导向块。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导向块和所述第二导向块的外缘边为渐开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锥形轮体的外周上的母线与所述第一锥形轮体的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10度。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向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中:100-第一轮体,110-第一轮齿,120-第一导向块,210-第一过渡轮体,211-第一过渡轮齿,220-第一锥形轮体,221-第一锥形轮齿,310-第二过渡轮体,311-第二过渡轮齿,320-第二锥形轮体,321-第二锥形轮齿,400-第二轮体,410-第二轮齿,420-第二导向块,500-齿带,600-输入轴。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柯恩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柯恩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3342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传动结构及具有传动结构的松耕机粉垄机构
- 下一篇:曲轴链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