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柱对接耳板切割接火斗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33750.9 | 申请日: | 2015-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245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05 |
发明(设计)人: | 常永可;汪治中;陈亮;周友荣;梁思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0 | 分类号: | B23K3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9 | 代理人: | 曾耀先 |
地址: | 200135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对接 切割 接火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护领域,尤指一种柱对接耳板切割接火斗。
背景技术
在进行柱对接耳板的切割作业时,通常会产生大量的火花和余料,火花和余料易四处坠落,引发火灾,对地面人员和设施构成极大的威胁,造成安全隐患;而传统的接火斗接火范围不够全面,使用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柱对接耳板切割接火斗,解决柱对接耳板的切割时,现有技术中的接火装置的接火范围不够全面,使用不方便问题。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柱对接耳板切割接火斗,包括:
接火盒,包括设于顶部的接火口;
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接火盒相邻两侧部的背板和遮挡板,所述遮挡板与所述背板固定连接;以及
固定连接于所述背板中与所述遮挡板相对的一侧的插设板,所述插设板与邻近的所述接火盒上相邻的一侧部之间留设有夹持间隙。
本实用新型柱对接耳板切割接火斗的有益效果:
一,插设板插入柱翼缘板上方便固定,宽度较大的遮挡板供遮挡耳板,防止大范围火花飞溅,保证了施工安全;
二,焊接工艺过程中产生的火花和余料均落在底部的接火斗中;
三,接火范围全面,操作简便,制作方便。
本实用新型柱对接耳板切割接火斗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接火盒包括底板和三个侧板,所述三个侧板围设并留有一侧开口,所述三个侧板与所述底板围合形成带接火口和所述侧开口的收纳空间,所述侧开口两侧的侧板连接于所述背板。
本实用新型柱对接耳板切割接火斗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背板的顶端连接有供挂靠于柱栓钉的挂靠件。
本实用新型柱对接耳板切割接火斗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挂靠件为圆钢制成的挂钩。
本实用新型柱对接耳板切割接火斗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挂靠件为吊环。
本实用新型柱对接耳板切割接火斗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遮挡板的宽度小于所述接火盒侧部的宽度。
本实用新型柱对接耳板切割接火斗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插设板设有供避开柱隔板的缺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柱对接耳板切割接火斗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柱对接耳板切割接火斗的主视图;以及
图3为本实用新型柱对接耳板切割接火斗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柱对接耳板切割接火斗,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柱对接耳板切割接火斗进行说明。
参阅图1,显示了本实用新型柱对接耳板切割接火斗的结构示意图。参阅图2,显示了本实用新型柱对接耳板切割接火斗的主视图。参阅图3,显示了本实用新型柱对接耳板切割接火斗的侧视图。结合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柱对接耳板切割接火斗,包括:背板1、挂靠件2、接火盒3、插设板4和遮挡板5,其中遮挡板5与背板1分别固定连接于接火盒3相邻两侧部,且遮挡板5与背板1固定连接。
背板1包括顶部、底部以及两个侧部,在本实施例中,背板1为矩形的铁皮,背板1的顶端固定有挂靠件2,挂靠件2挂靠于柱栓钉,挂靠件2为采用圆钢弯折成L型的挂钩,挂钩弯曲的角度根据栓钉情况进行设置,挂钩的一端焊接于背板1的顶端,挂钩挂靠在栓钉上,以增加接火斗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挂靠件2还可以为吊环,吊环的底部固定于背板1上,吊环套设在栓钉上,将柱对接耳板切割接火斗挂设于栓钉,以增加柱对接耳板切割接火斗的稳定性。
接火盒3设于背板1的底部,接火盒3包括底板30和三个侧板31,三个侧板31与底板30围合形成带侧开口32和接火口33的收纳空间,侧开口32位于接火盒3的侧部,侧开口32两侧的侧板31连接于背板1,接火口33位于接火盒3的顶部。
插设板4垂直连接于背板1中与遮挡板5相对的一侧,插设板4与接火盒3的相邻的侧板31之间留有夹持间隙41;在本实施例中,插设板4为矩形铁皮,插设板4的长度与背板1相同,宽度a具体根据实际使用中柱翼缘板上的凹槽的宽度而定,使用时,将插设板4插入到柱翼缘板的凹槽中,接火盒3靠近插设板4的侧板31贴合到柱的表面,从而固定接火斗的位置,也更稳定。
进一步地,插设板4的中间设有供避开柱隔板的缺口40,便于避开柱隔板,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开设,更方便柱对接耳板切割接火斗的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3375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料段供给机构
- 下一篇:一种钢管预焊后除飞溅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