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绝缘体、绝缘构造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33947.2 | 申请日: | 2015-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847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发明(设计)人: | 酒井有;藤吉祐二 | 申请(专利权)人: | 明电舍(杭州)电气系统有限公司;株式会社明电舍 |
主分类号: | H01B17/56 | 分类号: | H01B17/56;H01B17/42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41 | 代理人: | 林君勇 |
地址: | 311201 浙江省杭州市萧***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绝缘体 绝缘 构造 | ||
1.一种绝缘体,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绝缘部(1),所述的主绝缘部(1)的中间设有伸缩部(6),所述的伸缩部(6)底部的左端设有向下突出的第一脚部(3),所述的伸缩部(6)底部的右端设有向下突出的第二脚部(4),所述的第一脚部(3)的外端与第二脚部(4)的外端分别设有防脱落突出部(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绝缘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伸缩部(6)由二个以上的折弯部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绝缘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伸缩部(6)包括第1折弯部(6a),第一折弯部(6a)的左端设有第2折弯部(6b),第一折弯部(6a)的右端设有第3折弯部(6c),第一折弯部(6a)位于主绝缘部(1)的中心线上;
所述的第1折弯部(6a)、第2折弯部(6b)和第3折弯部(6c)折弯后形成横截面呈“V”状或“W”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绝缘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伸缩部(6)中设有至少一个切入缺口(7),切入缺口(7)位于第1折弯部(6a)的折弯线、第2折弯部(6b)的折弯线或第3折弯部(6c)的折弯线中的一处或多处,切入缺口(7)位于伸缩部(6)的上端部或下端部,切入缺口(7)的形状呈“V”状或“U”状。
5.一种被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绝缘体插入的绝缘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12),所述的基板(12)的左端设有左导体(13),所述的基板(12)的右端设有右导体(14),所述的左导体(13)与右导体(14)间形成装配空间(S),装配空间中设有第一脚部插入孔(15)和第二脚部插入孔(16),所述的第一脚部(3)插入至与第一脚部(3)相匹配的第一脚部插入孔(15)中,所述的第二脚部(4)插入至与第二脚部(4)相匹配的第二脚部插入孔(16)中,使主绝缘部(2)与基板(12)相卡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绝缘构造,其特征在于:主绝缘部(2)的宽幅(W2)大于由第一脚部插入孔(15)和第二脚部插入孔(16)形成的长度(L3),防脱落突出部(5)与第一脚部(3)的宽幅(W3)之和与第一脚部插入孔(15)的长度(L1)等值,防脱落突出部(5)与第二脚部(4)的宽幅(W4)之和与第一脚部插入孔(15)的长度(L2)等值,主绝缘部(1)和第一脚部(3)、第二脚部(4)形成的边界虚线(2a),防脱落突出部(5)之上形成上端部(5b),边界虚线(2a)与上端部(5b)间形成高低段差(E),高低段差(E)与基板(12)厚度(T)相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明电舍(杭州)电气系统有限公司;株式会社明电舍,未经明电舍(杭州)电气系统有限公司;株式会社明电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3394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顶针驱动装置、顶针机构及其自动固晶机
- 下一篇:一种复合下锚绝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