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感染护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34362.2 | 申请日: | 2015-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549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23 |
发明(设计)人: | 邢艳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邢艳萍 |
主分类号: | A61B7/02 | 分类号: | A61B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91 | 代理人: | 姜彦 |
地址: | 274400 山东省菏泽市曹县***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感染 护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感染护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住院病人在护士给护理做听诊时,听诊器头必须密切接触病人的皮肤才能进行,但这也为病人之间产生交叉感染带来了机会,所以,我们亟需一种装置应用于听诊中以彻底消除交叉感染。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既能过滤有毒颗粒物,又能抑制细菌滋生,可有效避免和预防听诊时的病人交叉感染的感染护理装置。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感染护理装置,所述感染护理装置包括袋体、设置在所述袋体袋口的收缩环、设置在所述袋体外周的弹性带、设置在所述袋体上的透明窗;
所述袋体包括包括依次叠加设置的聚丙烯纤维纺粘无纺布外层、纳米银抗菌面料层、过滤层和聚丙烯纤维熔喷无纺布内层;
所述纳米银抗菌面料层为粘胶纤维和聚丙烯纤维混纺制成的无纺布浸润了纳米银液体后压榨烘干或晾干制成的纳米银抗菌面料层;
所述过滤层由活性炭颗粒与高聚碘树脂混合而成;
所述聚丙烯纤维纺粘无纺布外层和所述聚丙烯纤维熔喷无纺布内层厚度均为0.1~0.7mm,克重均为15~45g/m2。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设置无纺布层,较为柔软,满足病人的舒适度需求,设置纳米银抗菌面料层,既能过滤有毒颗粒物,又能抑制细菌滋生,可有效避免和预防听诊时的病人交叉感染。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感染护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感染护理装置,参见图1,所述感染护理装置包括袋体1、设置在袋体1袋口的收缩环2、设置在袋体1外周的弹性带3、设置在袋体1上的透明窗4。
具体地,袋体1包括依次叠加设置的聚丙烯纤维纺粘无纺布外层、纳米银抗菌面料层、过滤层和聚丙烯纤维熔喷无纺布内层;
纳米银抗菌面料层为粘胶纤维和聚丙烯纤维混纺制成的无纺布浸润了纳米银液体后压榨烘干或晾干制成的纳米银抗菌面料层;
过滤层由活性炭颗粒与高聚碘树脂混合而成;
聚丙烯纤维纺粘无纺布外层和聚丙烯纤维熔喷无纺布内层厚度均为0.1~0.7mm,克重均为15~45g/m2。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设置无纺布层,较为柔软,满足病人的舒适度需求,设置纳米银抗菌面料层,既能过滤有毒颗粒物,又能抑制细菌滋生,可有效避免和预防听诊时的病人交叉感染。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邢艳萍,未经邢艳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3436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间隙控制装置的外科切割缝合器械
- 下一篇:CT检查头体部两用新型头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