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预制钢筋砼预应力T型梁侧模板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34383.4 | 申请日: | 2015-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824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0 |
发明(设计)人: | 唐晓军;闫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28B7/00 | 分类号: | B28B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40112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制 钢筋 预应力 型梁侧 模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施工所用的模板,尤其涉及一种预制钢筋砼预应力T型梁侧模板。
背景技术
预制钢筋砼预应力T型梁的难点之一就是如何控制砼浇注后的砼密实度,以一榀梁整体浇注砼为例,而产生砼不密实的重点区域主要发生在T型梁的马蹄与筋板交界线段上。
现有技术中,在浇注T型梁之前,先安装模板,使模板组成的模腔为T型梁结构,T型梁的横截面如图1所示,T型梁的横截面从下向上由T型梁马蹄段2、T型梁变形段下筋区4、T型梁筋板14、T型梁变形段上筋区15和梁顶部16组成。模板上与T型梁马蹄段2对应的部位水平均布一排平板振动器,砼浇入模板组成的型腔内时,首先是从T型梁马蹄段2开始从一个方向下料,开启模板上的平板振动器进行密实度无棒振捣,因砼截面厚实,易于砼的振动密实,这道工序结束后即开始T型梁变形段下筋区4砼浇注下料,T型梁变形段下筋区4由于处于T型梁筋板14与T型梁马蹄段2交界区,厚度逐渐变薄,钢筋密集,且波纹管大量交汇,这样就造成砼下料困难,附着在模板上的平板振动器振动的力被砼密实的T型梁马蹄段吸收了大部分振动力,这时全靠振动棒操作人员凭经验打棒来控制T型梁变形段下筋区4砼的振捣密实度,若发生人为疏忽就极易造成T型梁变形段下筋区4砼不密实,易形成空洞,甚至造成T型梁报废。因此,这种模板结构不易控制砼的振捣密实度。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控制T型梁变形段下筋区砼浇注密实度,且控制方便,大大提高T型梁变形段下筋区的砼浇注密实度,并防止产生空洞的预制钢筋砼预应力T型梁侧模板。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预制钢筋砼预应力T型梁侧模板,包括侧模板本体和溢流孔封堵装置;侧模板本体与T型梁马蹄段对应的位置水平均布多个平板振动器,侧模板本体与T型梁变形段下筋区对应的位置水平均布多个圆锥形结构的溢流孔,且在相邻两个平板振动器之间也设有圆锥形结构的溢流孔,每个溢流孔对应一个溢流孔封堵装置;所述溢流孔封堵装置包括支撑板、拉杆和弹簧;所述支撑板的一端固定在侧模板本体上并靠近溢流孔,支撑板的另一端弯折形成一直角结构;所述支撑板的弯折段上设置与溢流孔对应的通孔,所述支撑板的弯折段的外侧且在通孔的一相对两侧设置一对档位槽Ⅰ,所述支撑板的弯折段从外侧向内且在通孔的另一相对两侧设置另一对档位槽Ⅱ,所述档位槽Ⅱ沿通孔轴向的深度大于档位槽Ⅰ沿通孔轴向的深度; 所述拉杆穿过通孔并与通孔滑动配合,所述拉杆靠近溢流孔的一端设置成圆锥形,所述拉杆上且靠近圆锥形的一端设置挡板,所述拉杆上且靠近另一端的相对两侧设置一档位块,所述档位块可插入档位槽Ⅰ或者档位槽Ⅱ内;所述弹簧套在拉杆上,弹簧的一端压在挡板上,弹簧的另一端压在支撑板的弯折段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侧模板本体上与T型梁变形段下筋区对应的溢流孔和与T型梁马蹄段对应的溢流孔呈错位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预制钢筋砼预应力T型梁侧模板具有如下优点:
1、砼注入侧模板组成的型腔内T型梁变形段下筋区后,开启平板振动器,并用振捣器振捣,根据溢流孔是否有砼浆流出来判断砼的振捣密实度,若没有砼浆流出则说明砼不密实,需继续振捣;若砼浆流出,则说明砼密实,再将档位块从档位槽Ⅰ内拔出插入档位槽Ⅱ内,在弹簧的作用力下推动拉杆插入溢流孔并封住溢流孔;完全杜绝了在T型梁变形段下筋区产生空洞,大大提高了T型梁的浇注质量。
2、本实用新型的侧模板不但控制了T型梁变形段下筋区砼密实度外,还消除了砼表面的气泡,提高T型梁的表面光洁度。
附图说明
图1为T型梁横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拆卸溢流孔封堵装置后的预制钢筋砼预应力T型梁侧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溢流孔封堵装置安装在侧模板本体上的剖面示意图一;
图4为溢流孔封堵装置安装在侧模板本体上的剖面示意图二;
图5为支撑板的剖面示意图;
图6为图3沿A—A方向的剖面示意图。
附图中: 1—侧模板本体; 2—T型梁马蹄段; 3—平板振动器; 4—T型梁变形段下筋区; 5—溢流孔; 6—支撑板; 7—拉杆; 8—弹簧; 9—通孔; 10—档位槽Ⅰ; 11—档位槽Ⅱ; 12—挡板; 13—档位板; 14—T型梁筋板; 15—T型梁变形段上筋区; 16—梁顶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地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未经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3438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燕尾槽式多功能石材切割装置
- 下一篇:一种铝基复合材料衬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