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炉炉壁氧枪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36625.3 | 申请日: | 2015-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551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8 |
发明(设计)人: | 刘宏信;王平;王在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市恒阳冶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5/52 | 分类号: | C21C5/5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任利国 |
地址: | 225124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炉 炉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炼钢用的电炉,特别涉及一种电炉炉壁氧枪。
背景技术
目前,电炉炼钢普遍采用的是传统电炉,其工艺是以电极加热为主要功能,有些配备了炉壁氧枪或炉门氧枪以提供化学能为辅助功能。通过电能和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方式把废钢为主的原材料由固态形式熔化为液态形式,并伴有一些氧化和还原反应从而达到炼钢的目的。由于废钢都是从电极附近开始熔化,然后向外扩张,所以熔化的时间较长。
炉壁氧枪是电炉吹氧装置的关键部件之一,现有技术中的炉壁氧枪包括枪头,枪头中心设有超音速喷孔,超音速喷孔的外周均匀分布有环绕氧喷孔。氧枪完成向电炉内吹送氧气的工作。吹炼时,在距金属熔池液面一定高度上将高速氧气喷向高温液态金属,实现金属熔池的冶炼。采用传统的炉壁氧枪进行冶炼时,废钢熔化期较长,射流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电炉炉壁氧枪,可以缩短废钢的熔化时间。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炉炉壁氧枪,包括枪头,所述枪头的中心设有枪芯,所述枪芯中设有与枪头共轴线的主氧喷嘴,所述主氧喷嘴自后向前依次设有渐缩孔、喉部和渐扩孔,所述主氧喷嘴的渐缩孔入口与主氧气通道对接,所述主氧气通道的尾部与主氧口连通,所述枪芯的外周设有环氧通道,所述环氧通道的尾部与环氧室连接,所述环氧室与环氧口连通,所述环氧通道的前端均匀设置有多个环氧喷孔,各所述环氧喷孔对称分布于所述主氧喷嘴渐扩孔的外周,所述主氧气通道中设有煤焦油喷管,所述煤焦油喷管与所述枪头共轴线且煤焦油喷管的后端与煤焦油接头连接,所述煤焦油喷管的前端设有煤焦油喷孔,所述煤焦油喷孔位于所述主氧喷嘴的渐缩孔中且靠近所述主氧喷嘴的喉部。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取得了以下有益效果:主氧从主氧口进入主氧气通道,再进入主氧喷嘴经渐缩孔、喉部和渐扩孔连续加速至超音速后喷出;环绕氧从环氧口进入环氧室,从环氧室进入环氧通道,再从前端的环氧喷孔喷出;主氧与环绕氧喷出的同时,雾化完全的煤焦油从煤焦油喷管前端的煤焦油喷孔喷出后,与主氧共同从主氧喷嘴射出,在不同的冶炼周期,主氧气流可以在大范围内变化,环绕氧气流也在变化,雾化完全的煤焦油也跟随主氧和环绕氧变化,使得枪头可以提供不同的工作火焰,前期火焰可以加热废钢,中期火焰可以切割废钢,后期火焰可以为主氧提供真空工作环境。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环氧通道的外周设有水冷套内管,所述水冷套内管的外周套有水冷套外管,所述水冷套内管与所述水冷套外管之间设有冷却水隔套将冷却水腔分隔为内外两层,所述水冷套外管的尾部连接有进水口,所述冷却水隔套的尾部设有出水口。冷却水从进水口首先进入水冷套外管与冷却水隔套之间的夹层中,然后从冷却水隔套的端部折回进入冷却水隔套与水冷套内管之间的夹套,最后从出水口排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冷却水隔套和水冷套内管的尾部端口设有将冷却水腔封闭的水套端盖,所述环氧室的前端设有向前伸出的环氧室卡套,所述环氧室卡套套装在所述水套端盖的尾端外周,所述水套端盖的尾端外周嵌装有密封圈实现与所述环氧室卡套之间的密封;所述环氧室卡套的前端外壁设有向外伸出的卡套凸圈,所述水套端盖的前端外壁设有端盖凸圈,截面为U形的卡箍卡接在所述卡套凸圈和端盖凸圈上使水套端盖与环氧室卡套相连接。拆掉卡箍,即可以实现水冷套内管、冷却水隔套和水冷套外管与其它部位的分离,煤焦油喷管也可以抽出,便于更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卡箍由相互对称的两半周对接而成。卡箍采用两哈夫结构,拼接与拆卸都比较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炉炉壁氧枪的主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炉炉壁氧枪的端面视图。
图3为图1中A部位的放大图。
图4为图1中B部位的放大图。
图中:1.枪头;2.枪芯;2a.渐缩孔;2b.喉部;2c.渐扩孔;3.主氧气通道;3a.主氧口;4.环氧通道;4a.环氧室;4a1.环氧室卡套;4a2.卡套凸圈;4b.环氧口;4c.环氧喷孔;5.煤焦油喷管;5a.煤焦油喷孔;5b.煤焦油接头;6.水冷套内管;7.冷却水隔套;7a.出水口;8.水冷套外管;8a.进水口;9.水套端盖;9a.端盖凸圈;10.密封圈;11.卡箍。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市恒阳冶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扬州市恒阳冶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3662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钢包定位吹氩系统
- 下一篇:转炉楔向键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