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燃气咖啡壶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39302.X | 申请日: | 2015-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276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1 |
发明(设计)人: | 雷勉仪 | 申请(专利权)人: | 雷勉仪 |
主分类号: | A47J31/00 | 分类号: | A47J31/00;A47J31/54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华辉 |
地址: | 5292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燃气 咖啡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家庭日用品器具,尤其涉及一种燃气咖啡壶。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咖啡壶多为自身电热形式,需要电源才能使用,因此只能在室内或汽车上有电源的地方才能使用。当人们外出旅行或野外活动或户外工作时,就不能使用这一类的咖啡壶,满足不了喜欢享用咖啡特别是喜爱喝新鲜现煮咖啡人们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燃气咖啡壶。该燃气咖啡壶以燃气进行加热,可以在不通电的场合使用;结构简单,可以拆卸,方便携带至户外,使用时简单地将其固定连接,难以打翻,使用更安全;其燃烧装置为卡式炉,若出现故障可进行更换,燃气瓶作为燃料来源更换简单,携带简便。同时本实用新型也可与卡式炉分离使用其它热源如电热炉,电磁炉等等。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燃气咖啡壶,包括咖啡壶和卡式炉,所述咖啡壶底部设置有至少两个卡口,所述卡式炉具有支架,可插入所述卡口内,通过旋拧螺丝将所述卡口的底部封闭,使所述卡口与所述支架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卡口由两片并排的薄片形成,所述卡式炉的支架具有薄片状部分,可插入所述卡口内。
进一步地,所述咖啡壶包括放置咖啡粉的上壶,承接咖啡的中壶和烧水的下壶,所述上壶和所述下壶间设置煮水管。
进一步地,所述煮水管具有固定在所述下壶内的底板上的部分。
进一步地,所述煮水管具有弯道形状的部分。
进一步地,所述煮水管通过铝合金片铆接在所述底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煮水管由不锈钢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由铝制成。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装配成品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下壶底板图。
图4是底板上的煮水管的立体图。
图5是底板上的煮水管的主视图。
图6是底板上的煮水管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装配成品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下壶底板图。图中,10为咖啡壶,11为上壶,12为中壶,13为下壶,14为卡口,15为煮水管,16为把手,20为卡式炉,21为支架,30为螺丝。
具体地,在图1中,本实施例的咖啡壶10包括放置咖啡粉的上壶11,承接咖啡的中壶12和烧水的下壶13,上壶11和下壶13间设置有煮水管15连接,沸腾的水通过煮水管15由下壶13流入上壶11,使上壶11中的咖啡粉溶解,溶解的咖啡经过设置在上壶11中的过滤装置后流入承接的中壶12。另外,上壶11与下壶13之间还有一个用于握持的柱状把手16。咖啡壶10整体放置在一个卡式炉20之上,下壶13底板上设有至少两个卡口14,卡口14由两片并排的薄片形成,所述卡式炉20具有支架21,支架21具有薄片状部分,可插入卡口14内,通过旋拧螺丝30将卡口14的底部封闭,使卡口14与支架21固定连接。卡式炉20装上燃气瓶就可以煮咖啡了。
请参看图4、5、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煮水管的一部分通过铝合金片151铆接在下壶13内的底板131上,并设计成多弯道形状的细管状,水流通过的时候,能够增加受热的路程和受热的面积,加热效率更高。为进一步提升传热效果,煮水管固定在底板上的部分由不锈钢制成,底板由铝制成。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燃气咖啡壶,以燃气进行加热,可以在不通电的场合使用;结构简单,可以拆卸,方便携带至户外,使用时简单地将其固定连接,难以打翻,使用更安全;其燃烧装置为卡式炉,若出现故障可进行更换,燃气瓶作为燃料来源更换简单,携带简便。同时本实用新型也可与卡式炉分离使用其它热源如电热炉,电磁炉等等。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如果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改动或变型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雷勉仪,未经雷勉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3930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