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复合打捞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39679.5 | 申请日: | 2015-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843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仇复银;周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仇复银;周雪 |
主分类号: | E21B31/18 | 分类号: | E21B31/18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罗笛 |
地址: | 717500 陕西省延安市志丹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复合 打捞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田用井下作业工具,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复合打捞器,特别适用于井下油管类落物打捞使用。
背景技术
在油田现有的针对井下油管类落物,其打捞工具有公锥、母锥、滑块捞矛等,主要是从管柱外壁或内壁下入打捞工具实施打捞,但由于井下结构及落物情况复杂,不易打捞,这些作业工具有其局限性,可靠性及成功率均难以达到预期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新型复合打捞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复合打捞器,包括外筒,外筒的一端与上接头相连,外筒的另一端与下引鞋相连;在外筒的内壁设置有滑道及能够沿滑道上下滑动的两片滑块,两片滑块之间呈180°角设置;在外筒的内壁下部从上到下设置有四组相同的咬力装置,每组咬力装置在外筒内壁上平均分布成3排互呈120度角设置,所述的咬力装置包括焊接在外筒内壁上的转动轴承,转动轴承上连接有能够绕其转动的咬力片,咬力片还与弹簧的一端相连,弹簧的另一端连接在外筒的内壁上。
滑块在外筒内壁由互呈180度角的两片构成,同时由弹簧、咬力片、转动轴承组成的4组相同的咬力装置在外筒内壁上平均分布成3排互呈120度角。作为优选,滑块长度为100mm,弹簧长度为40mm,咬力片长度为60mm、宽度为15mm,转动轴承直径为10mm。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点是油管落物经下引鞋进入外筒内,首先油管落物向咬力片施加压力,咬力片接着受弹簧弹力咬住油管上的螺纹,然后随着油管的继续进入滑块开始受力,进一步抱紧油管外壁,更紧密牢固地打捞住油管落物,形成复合打捞。从而既可以对断面平整有螺纹的规则油管落物进行打捞,也可对断面不整齐螺纹缺失的不规则油管落物进行打捞。
本实用新型上接头连接油管,下放过程中,在距鱼顶1-2米距离时减缓下放速度,井下油管落鱼会由下引鞋带入外筒内,接着油管落物会先受咬力片咬力再受滑块咬力,确认悬重下降后,反复在鱼顶附近位置上下来回提放数次,使油管落物紧紧被咬住受力,然后慢慢上提观察悬重变化,如悬重变大即可上提管柱至井口,整个打捞过程成功结束,从而完成打捞动作。
本实用新型方便生产、方便操作,可靠性高、适应范围广,可有效提高打捞作业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接头,2.外筒,3.滑块,4.弹簧,5.咬力片,6.转动轴承,7.下引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复合打捞器,包括外筒2,外筒2的一端与上接头1相连,外筒2的另一端与下引鞋7相连;在外筒2的内壁设置有滑道及能够沿滑道上下滑动的两片滑块3,两片滑块3之间呈180°角设置;在外筒2的内壁下部从上到下设置有四组相同的咬力装置,每组咬力装置在外筒2内壁上平均分布成3排互呈120度角设置,所述的咬力装置包括焊接在外筒2内壁上的转动轴承6,转动轴承6上连接有能够绕其转动的咬力片5,咬力片5还与弹簧4的一端相连,弹簧4的另一端连接在外筒2的内壁上。工作时,井下油管落物首先会由下引鞋7带入外筒2内,接着油管落物会先受咬力片5咬力再受滑块3咬力,双重合力紧紧捞住油管落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仇复银;周雪,未经仇复银;周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3967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移动式大功率充电机
- 下一篇:铁锂电池一体化开关电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