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抽换轨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39681.2 | 申请日: | 2015-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750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15 |
发明(设计)人: | 郭兴无;刘小正;马锐;柳朝郸;林文;刘航;谢东;白建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铁路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B29/10 | 分类号: | E01B29/10 |
代理公司: | 西安永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1 | 代理人: | 曹宇飞 |
地址: | 10084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抽换 轨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施工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铁路线路养护维修的便携式抽换轨枕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我国铁路工务日常维护和中小规模的换枕施工中,,新旧轨枕轨枕的抽换主要通过人力完成。这种轨枕抽换方式的缺点是劳动强度大、作业效率低、安全性低。目前,在国内线路施工中少有高效、便捷的机械设备用于轨枕抽换作业。国外线路施工中,通常采用大型养路设备实现轨枕连续式批量更换,尽管换枕效率及自动化程度较高,但是其设备使用成本高,维护代价大,同时也不适用我国铁路的运营环境。因此,现需要一种安全、可靠、轻便、灵活的用于铁路维护的小型抽换轨枕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工作性能可靠、节省人力、使用方便、成本低的便携式铁路抽换轨枕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在底架的顶部设置有卷扬机构、底架的两侧壁上分别连接有挂钩板、与挂钩板相对的另一端设置有夹臂,夹臂的末端倾斜设置且通过轴承设置有定滑轮,卷扬机构的钢丝绳绕过定滑轮,使卷扬机构与定滑轮连接,在底架上与挂钩板的挂钩相对的位置设置有锁紧机构,卷扬机构通过连接件与液压马达的输出轴连接;
上述的锁紧机构是由摇臂、侧板槽以及限位块组成,摇臂呈L型,其水平方向的一臂依次穿过底架前侧和挂钩板延伸至底架的后侧,在该臂中部设置有侧板槽,限位块卡在侧板槽中并可随着摇臂转动。
上述夹臂倾斜设置,其底边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3~15°,夹臂之间的夹角为20~60°。
上述夹臂的长度大于等于轨枕的轨外长度。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小型轻便;
(2)上下线路方便,能够保证施工及列车运行安全;
(3)节省人力,提高施工效率;
(4)工作性能可靠,施工质量高。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3为图1中锁紧机构3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底架,2-挂钩板,3-锁紧机构,4-卷扬机构,5-夹臂,6-定滑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便携式抽换轨枕装置是在底架1的顶部用螺纹紧固件固定安装有卷扬机构4,该底架1是由前、后两个支撑板和顶板焊接而成,顶板与两个支撑板垂直连接,在前、后支撑板的左端上分别焊接一个挂钩板2,该挂钩板2的前端加工为向下开口的弯钩状,方便卡在铁轨上。在前、后支撑板的右端分别焊接有夹臂5,前、后两夹臂5之间形成的夹角为30°,将夹臂5与支撑板倾斜设置,夹臂5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是6°。夹臂5的长度大于轨枕的轨外长度,使两个夹臂5的末端延伸至轨枕的外侧,在两个夹臂5的末端通过轴承连接,在轴承上套装有一个定滑轮6。在前、后支撑板之间安装有锁紧机构3,便于在抽换轨枕时能够与轨枕卡紧。
如图3所示,上述的锁紧机构3是由摇臂3-1、侧板槽3-2以及限位块3-3组成,摇臂3-1呈L型,其水平方向的一臂依次穿过底架1的前支撑板和挂钩板2延伸至底架1的后支撑板,在摇臂3-1的水平臂中部即两侧挂钩板2之间焊接有一个侧板槽3-2,该侧板槽3-2是由前后侧板和底板焊接而成,左右侧部敞口,在其内侧安装有限位块3-3,该限位块3-3是橡胶块,固定在摇臂3-1上,可绕着摇臂3-1转动,当转动摇臂3-1时,限位块3-3转动至与铁轨相对的一侧,向外突出,正抵铁轨侧面,而挂钩板2的挂钩正好卡在铁轨上,实现整机锁紧固定。
本实施例的卷扬机构4是常规部件,其是通过安装在支撑板上方的轴承支座固定,其是由卷扬轴、卷扬筒、液压马达、钢丝绳组成,卷扬轴的两端固定在轴承支座上,卷扬筒套装在卷扬轴外侧且与卷扬轴同步转动,在卷扬轴的一端通过连接键与液压马达的动力输出轴连接,钢丝绳的一端固定在卷扬筒上,且在卷扬筒的外壁上缠绕,钢丝绳的自由端绕过定滑轮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铁路总公司,未经中国铁路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3968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密缝龟裂纹式纹理模块单元
- 下一篇:轨道限界防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