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动机差动保护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40267.3 | 申请日: | 2015-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248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24 |
发明(设计)人: | 侯炜;石勇;张灵凌;陈俊;沈全荣;王文龙;张琦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7/08 | 分类号: | H02H7/08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211106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机 差动 保护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机继电保护,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通信方式采集中性点电流信号与通过传统方法采集机端侧电流相结合的电动机差动保护系统。
背景技术
在电厂及工业企业中,电动机是保证工艺正常运行的必不可少的设备,针对2000kW及以上容量的电动机,要求装设差动保护。
大型电动机的运行及停止的控制通过断路器实现,在电厂及工业企业中,一段母线所有的断路器柜集中布置于开关室,电动机则根据工艺的需求布置于不同的地方,距离断路器柜数十米至上千米不等。
一般情况下,电动机保护装置安装于断路器柜上,保护装置所需的母线电压、电动机机端电流、断路器位置等均可从本断路器柜内就近采集。当需要差动保护时,需要采集电动机中性点电流,现有的做法是通过电缆将中性点电流接入电动机保护装置,如图1所示,电缆长度通常为数十米至数百米,少数情况下会达到上千米,电缆长度的增加意味着中性点电流互感器(简称中性点CT)二次负载的增大,意味着中性点CT传变误差增大。
即使电动机中性点CT跟机端CT同型,由于二者接入电动机保护装置的电缆长度差别较大,导致电动机正常运行时,电动机保护装置的不平衡电流加大;而且当电动机中性点CT二次电缆过长时(如大于300米),可能在电动机启动过程中中性点CT即出现饱和现象。这些都严重影响了电动机差动保护的速动性及可靠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机差动保护系统,解决现在一台电动机或多台电动机差动保护由于中性点CT二次电缆过长导致的差动保护速动性及可靠性降低的问题。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一种电动机差动保护系统, 其特征是:包括一台或多台电动机,以及与所述电动机对应的电动机保护装置;包括一个或多个中性点电流采集装置,所述每个中性点电流采集装置与一台或多台电动机连接,所述电动机保护装置与所述中性点电流采集装置之间采用通信方式连接;
所述中性点电流采集装置用于采集所述电动机的中性点电流,并转换为数字信号,通过通信方式传送至所述电动机保护装置;其中,一个所述中性点电流采集装置采集一台电动机的中性点电流,或者采集多台电动机的中性点电流,通过通信方式将每一台电动机的中性点电流信号传送至相应的电动机保护装置;
所述电动机保护装置用于采集所述电动机机端侧电流,并根据所述中性点电流采集装置所传送来的所述信号,得到所述电动机中性点电流信息,从而完成差动保护功能。
上述方案中:所述电动机机端侧电流和所述中性点电流由电磁型电流互感器采集。
上述方案中:所述电动机保护装置与所述中性点电流采集装置之间采用点对点通信或者采用网络通信方式。
实用新型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电动机中性点电流就地数字化,降低传统中性点电磁型CT负载,消除了由于长电缆导致的CT饱和现象;
(2)电动机正常运行时,电动机保护装置的不平衡电流明显减小,因此可降低差动保护启动电流门槛值,提高差动保护的灵敏性;
(3)降低了中性点CT饱和的概率,提高了大电流情况下发生内部故障差动保护的动作速度;
(4)提高了区外故障的防误动能力;
(5)可显著节省用于差动保护的缆线,节省投资,当多台电动机共用一台电流采集装置时,效果更明显;
(6)现场电动机离电动机机端断路器距离越远,上述优点越明显。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电动机保护接线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动机差动保护装置与电流采集装置一对一接线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动机差动保护装置与电流采集装置多对一、点对点接线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电动机差动保护装置与电流采集装置多对一网络接线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4026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载设备的雷电间接效应防护结构
- 下一篇:一种防气侵电缆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