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子称重地磅传感器安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40409.6 | 申请日: | 2015-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391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1 |
发明(设计)人: | 季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宁力机械制造厂 |
主分类号: | G01G21/00 | 分类号: | G01G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世誉鑫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8 | 代理人: | 孙国栋 |
地址: | 210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子 称重 地磅 传感器 安装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称重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子称重地磅传感器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电子秤重地磅结构大多如图1~4所示,称重台面1背面焊有支撑梁2,在支撑梁2的两端部分别开有传感器安装孔,传感器安装孔内分别焊有传感器安装板3,传感器安装板3设置了两个用于安装传感器的螺纹孔。传感器6通过支撑梁2底部的安装孔8进入支撑梁内部进行安装,而后通过两只螺栓9将传感器6安装在传感器安装板3上,传感器另一端的螺纹孔7内拧入高度调节螺杆5,在螺杆5的下端装有活动垫脚4,活动垫脚4放置于地面。由于传感器6的一端与台板1背面的安装板3紧密结合,而传感器6另一端是通过调节螺杆5垫脚4与地面支撑结合,当称重台板1受到垂直向下的负载时,传感器6将成为安装板3到垫脚4之间力的传输媒介,从而实现称重力的数据采集。
传统安装结构在安装传感器时必须将整个地磅底部向上放置安装,安装完毕后测试时又需将地磅再翻置为正面向上,当四个垫脚4调节高低不平衡时又必须将地磅底部再次向上翻置过来,以便于调整螺杆5。对于中大型地磅,此安装与调整过程一个人将无法完成。安装传感器6时螺杆9如果受扭力过大,安装板3的内螺纹孔将会永久性损坏,此时地磅将面临报废。由于传感器整体安装在支撑梁内部,所以传感器信号输出线也就排列在支撑梁内,同时又为了便于传感器安装,支撑梁两端必须开有尺寸较大的传感器进出安装孔8,这一结构将会吸引老鼠通过安装孔8自由进出并在其内部做窝。因为老鼠有着撕咬磨牙的习性,所以支梁内部的信号线将不可避免的被老鼠咬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电子称重地磅传感器安装结构,其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方便传感器的安装,螺栓无论受到了多大的扭力都不会出现安装孔的损坏情形。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子称重地磅传感器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以及底盘上设置的称重台板,底盘包括相对布置的第一、二支撑梁,称重台板与第一、二支撑梁端部相对应的位置处分别开设用于安装传感器的传感器安装孔,各传感器安装孔的下侧分别设置有传感器安装板件,传感器安装板件包括开口向上的槽形本体,槽形本体的两槽壁分别向外侧弯折形成翻边,翻边与称重台板的底面相贴合固接,槽形本体的槽底上设置螺栓孔,传感器的一端通过螺栓、螺栓孔与传感器安装板件的底面相贴合固接,传感器另一端安装调节螺杆和垫脚。
详细的方案为:
第一、二支撑梁的两端底部分别设置螺杆安装孔,螺杆安装孔的孔径与调节螺杆的直径相吻合,传感器安装孔处设置有防尘盖板。螺栓孔设置有两个,两螺栓孔的孔心连线与槽形本体的槽长方向相垂直,传感器安装板件为钢板冲压而成。
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采用新型传感器安装结构,在称重台板上设置传感器安装孔并采用新结构的传感器安装板件对传感器进行安装,这样实际安装使用时,螺栓无论受到多大的扭力都不会出现安装孔损坏的情形,另外,在第一、二支撑梁的两端底部设置螺杆安装孔的尺寸小,避免老鼠的进入,确保信号线不被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支撑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图3为传感器的传统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为传感器在传统安装板上的安装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传感器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传感器在安装板上的安装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支撑梁底部开设垫脚安装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安装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安装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说明。应当理解,以下文字仅仅用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或几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并不对本实用新型具体请求的保护范围进行严格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宁力机械制造厂,未经南京宁力机械制造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4040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