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超大直径全钢护筒干作业成孔灌注桩施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42372.0 | 申请日: | 2015-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016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7 |
发明(设计)人: | 谢惠庆;廖晓东;罗德友;韩斌;康清泉;李熊飞;唐成友;罗长发;兰波;贾鹏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市第四建筑工程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38 | 分类号: | E02D5/38;E02D5/66 |
代理公司: | 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 51221 | 代理人: | 王芸;林辉轮 |
地址: | 610021 四川省成都市锦***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大 直径 全钢护筒干 作业 灌注 施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坑桩施工领域,特别是一种超大直径全钢护筒干作业成孔灌注桩施工装置。
背景技术
根据规范《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规定:在建筑桩基施工过程中,按桩径(设计直径d)大小分类,可分为如下三类:(1)小直径桩:d≤250mm;(2)中等直径桩:250mm<d<800mm;(3)大直径桩:d≥800mm,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时常会遇到超大直径桩(如直径为2600mm、2800mm)的情况,其底部扩大头直径尺寸达到5500mm,并且,其工程地质条件较差,主要是杂填土、粘土、粉质粘土、泥质砂岩等,地下水位较高。
由于桩径过大,现有的旋挖钻机成孔法施工装置(即:使用钻机自身携带的钻杆进行机械成孔,深度达到设计要求后再进行扩孔至成桩),因机械自身携带的扩孔器构造、扩孔器难以达到本工程中大直径桩的扩大头尺寸,难以满足上述工况的实际施工需要,并且其还存在着扩孔施工过程中对持力层扰动较大、桩底沉渣不便于检查控制、单桩承载力低等不足之处。
现有技术中,对于上述工况通常采用适用的是人工挖孔的方法,虽然其具有成桩过程中对孔内周围土质扰动小,噪音小,与桩身孔壁近距离接触端承桩持力层便于检查,桩底沉渣宜控制,质量容易保证等优点,但此方法的缺陷在于:安全控制难度较大,施工危险性高,通常下挖1m就必须进行混凝土护壁施工,劳动强度大,工期较长,安全措施费用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施工过程安全性好、施工效率高、并能够有效降低人工劳动强度的超大直径全钢护筒干作业成孔灌注桩施工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超大直径全钢护筒干作业成孔灌注桩施工装置,包括由地表向下延伸的第一段桩孔,所述第一段桩孔内设置有孔口钢护筒,所述孔口钢护筒的外径小于第一段桩孔的内径,所述孔口钢护筒与第一段桩孔之间的间隙处填充设置有粘土层;所述第一段桩孔的下方同轴设置有第二段桩孔,所述第二段桩孔的孔径小于孔口钢护筒的内径,所述孔口钢护筒的下端面设置于第一段桩孔与第二段桩孔之间的变径截面处;所述第二段桩孔内设置有内钢护筒,所述内钢护筒的外径小于第二段桩孔的内径,所述内钢护筒与第二段桩孔之间的间隙处填充设置有粘土层。
优选的,在所述第一段桩孔的侧部的地表上设置有吊车,所述第一段桩孔和第二段桩孔的顶部均设置有吊耳,所述吊车上设置有牵引绳,所述牵引绳的前端与吊耳连接。采用这样的结构,具有安装、拆卸方便,施工效率高的有益效果。
优选的,所述第二段桩孔的底部延伸至基岩的持力层顶面,所述内钢护筒的下端面支撑于基岩的持力层上。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预设桩位处沿深度方向依次设置第一段桩孔和第二段桩孔、并设置孔口钢护筒和内钢护筒的方式,具有导正钻具、控制桩位、隔离地面水渗漏、防止孔口坍塌、抬高孔内静压水头和固定钢筋笼的有益效果,并且孔口钢护筒和内钢护筒均借助其下方的竖向支撑力进行支撑,(如第一段桩孔支撑于第二段桩孔顶端面、第二段桩孔支撑于基岩持力层),具有结构稳定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段桩孔和孔口钢护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段桩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内钢护筒布置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混凝土灌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将内钢护筒吊出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将孔口钢护筒吊出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第一段桩孔—1;孔口钢护筒—2;第二段桩孔—3;内钢护筒—4;钢丝绳—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市第四建筑工程公司;,未经成都市第四建筑工程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423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变形夹紧固定件
- 下一篇:混凝土桩的成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