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厚度对中装置、宽度对中装置及对中套件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42400.9 | 申请日: | 2015-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705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15 |
发明(设计)人: | 罗衍昭;李海波;包春林;倪有金;张颖华;马威;裴兴伟;朱建强;刘国梁;马文俊;赵东伟;高攀;庞在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钢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41/56 | 分类号: | B22D41/56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沛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刘杰 |
地址: | 10004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厚度 装置 宽度 套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冶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厚度对中装置、宽度对中装置及对中套件。
背景技术
中间包的水口是连铸机的关键设备之一,浸入式水口是中间包的钢水进入结晶器的通道,水口与结晶器不对中会导致:钢液在结晶器中的回流不均衡,还易造成偏流现象,引起结晶器内流场不对称,使浸入式水口熔损不匀,同时不对中还会产生偏流冲刷坯壳,造成结晶器内钢水冲刷坯壳,导致坯壳生长厚度不均匀,严重时还会发生漏钢现象,并影响结晶器内弯月面表面化渣不均匀,引起卷渣现象,造成轧板表面质量问题。因此,水口对中的精确度是保证浇铸结晶器内钢水安全及浇铸质量的重要因素。
目前,现场操作工人均是通过肉眼及人工经验进行水口与结晶器的对中,由于视觉误差,容易出现不能准确对中的情况,给钢水浇铸安全性及铸坯质量造成较大影响。
也就是说,现有技术中操作人员肉眼进行水口与结晶器的对中,存在对中精确度低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通过提供一种厚度对中装置、宽度对中装置及对中套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操作人员肉眼进行水口与结晶器的对中,存在的对中精确度低的技术问题。
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厚度对中装置,用于水口与结晶器的厚度对中,包括:
手柄;
叉头,所述叉头与所述手柄的一端连接,所述叉头为对称结构,所述叉头的开口端的两内壁的距离与所述水口的外径匹配,所述开口端的两外壁的距离与所述结晶器的厚度匹配,以使得,当所述开口端的两外壁分别与所述结晶器的两内长壁接触,且所述开口端的两内壁均与所述水口的外壁接触时,所述水口位于所述结晶器的厚度的中点,其中,所述两内长壁为,与所述结晶器的厚度方向垂直的两相对内壁。
可选的,所述叉头的内壁的横截面为弧形或方形,其中,当所述内壁的横截面为弧形时,所述弧形的两个端点的距离等于所述水口的外径;当所述内壁的横截面为方形时,所述方形的宽等于所述水口的外径。
可选的,所述叉头的外壁的横截面为弧形或方形,其中,当所述外壁的横截面为弧形时,所述弧形的两个端点的距离等于所述结晶器的厚度;当所述外壁的横截面为方形时,所述方形的宽等于所述结晶器的厚度。
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宽度对中装置,用于水口与结晶器的宽度对中,包括:
第一直条和第二直条,所述第一直条的长度与所述第二直条的长度相等;
固定结构,用于可相对旋转的固定所述第一直条的一端和所述第二直条的一端,以使得,当所述第一直条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直条的另一端的距离固定为所述结晶器的宽度的一半,且所述第一直条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直条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水口和所述结晶器的一内短壁接触时,所述水口位于所述结晶器的宽度的中点,其中,所述内短壁为,与所述结晶器的宽度方向垂直的内壁。
再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对中套件,用于水口与结晶器的厚度和宽度对中,包括:
厚度对中装置和宽度对中装置;
所述厚度对中装置包括:
手柄;
叉头,所述叉头与所述手柄的一端连接,所述叉头为对称结构,所述叉头的开口端的两内壁的距离与所述水口的外径匹配,所述开口端的两外壁的距离与所述结晶器的厚度匹配,以使得,当所述开口端的两外壁分别与所述结晶器的两内长壁接触,且所述开口端的两内壁均与所述水口的外壁接触时,所述水口位于所述结晶器的厚度的中点,其中,所述两内长壁为,与所述结晶器的内宽厚度方向垂直的两相对内壁;
所述宽度对中装置包括:
第一直条和第二直条,所述第一直条的长度与所述第二直条的长度相等;
固定结构,用于可相对旋转的固定所述第一直条的一端和所述第二直条的一端,以使得,当所述第一直条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直条的另一端的距离固定为所述结晶器的宽度的一半,且所述第一直条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直条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水口和所述结晶器的一内短壁接触时,所述水口位于所述结晶器的宽度的中点,其中,所述内短壁为,与所述结晶器的宽度方向垂直的内壁。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钢总公司,未经首钢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4240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带台阶的粉末冶金分体中模
- 下一篇:可调整角度置放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