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输液器瓶塞穿刺针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42433.3 | 申请日: | 2015-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285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1 |
发明(设计)人: | 金宗兰;何文胜;吴三兵;谢申菊;丁萍;李伦兰;刘安琪;胡少华;杨巧兰;陈梅霞;刘玲;任海迪;徐岩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5/162 | 分类号: | A61M5/162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何梅生 |
地址: | 230022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输液 瓶塞 刺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液器瓶塞穿刺针。
背景技术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重要的给药途径。按照GB8368-2005关于一次性使用输液器的国家标准,输液器瓶塞穿刺针的总长度为28mm,穿刺针上液体通道入口距针尾部为18mm,液体通道入口距针尖部为10mm,目前各种输液瓶的瓶塞厚度最大为0.5cm,因此,对于这样的情况,在输液过程中,输液瓶塞穿剌器长期存在一定药液的“合理丢失”现象。这种“合理丢失”一方面致使进入体内的药液不能达到所要求的浓度,影响疾病的治疗;另一方面导致贵重药液不可忽视的浪费问题,给患者带来损失。以白蛋白为例,白蛋白是临床上常用的贵重药品,用于预防和治疗循环血容量减少、抢救休克、治疗低蛋白血症等,25ml单瓶价格220元,采用现有技术中的输液瓶塞穿剌器致使白蛋白在瓶内的残余药品达到5.5ml。另外对于新生儿科患儿用药尤为重要,新生儿本身用药量就少,浪费药液可能无法达到最佳药物浓度和效果。为了避免这一情况,临床上是在输液瓶中药液将尽时将输液瓶塞穿剌针人为下拉出一截,使药液尽可能滴完,保证药物疗效,减少药物浪费。但是,下拉过程中不可避免存在有瓶塞穿刺针外露部分与护士手和空气的直接接触导致污染,在后续更换输液瓶时,暴露在空气中或受到护士手接触的瓶塞穿刺针极有可能导致后续药液的微粒污染,这些污染微粒可通过输液进入人体引起局部循环障碍、血管栓塞,使组织缺氧而产生水肿和静脉炎等严重问题。通过对150例暴露的输液器穿刺针的棉签蘸取物微生物培养发现:150例中有8例棉签微生物培养阳性,其中革兰阳性菌5例,革兰阴性菌1例,革兰阳性杆菌1例,真菌1例,微生物阳性率为5.3%。2例第2瓶液体肉汤培养阳性,均为革兰阳性球菌,微生物阳性率为1.3%。
此为,现有技术中的瓶塞穿刺针前端针头为圆锥体,通过临床试验发现,圆锥体穿刺针在穿刺时由于针头不够锋利,穿刺点与液体通道入口很近,容易使瓶塞碎屑进入输液瓶中,引起输液反应、堵塞输液器致使液体不滴,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避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输液器瓶塞穿刺针,通过对输液器瓶塞穿刺针的结构改进,减少药液残余,消除安全隐患。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输液器瓶塞穿刺针的结构特点是:设置所述输液器瓶塞穿刺针的总长度为28mm,穿刺针上液体通道入口距针尾部为12mm,液体通道入口距针尖部为16mm。
本实用新型输液器瓶塞穿刺针的结构特点也在于:设置所述液体通道入口至针尖部为三棱锥形。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体现在:
1、本实用新型使穿刺针上液体通道入口距针尾部为减少了6mm,以此有效减少了药液残余;
2、本实用新型使液体通道入口距针尖部增加了6mm,使液体通道入口更加远离针尖部,有效避免了在穿剌过程中形成的瓶塞碎屑堵塞液体通道入口,消除安全隐患。
3、本实用新型中液体通道入口至针尖部为三棱锥形,三棱锥形上的棱边更加锋利,使穿剌过程更加轻松,同时也能有效减少瓶塞碎屑的产生,提高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示意图;
图中标号:1输液器瓶塞穿刺针,2液体通道入口,3针尾部,4针尖部,5液体通道,6过滤器,7手持柄。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2,本实施例中输液器瓶塞穿刺针1的结构形式是:设置输液器瓶塞穿刺针1的总长度为28mm,穿刺针上液体通道入口2距针尾部3为12mm,液体通道入口2距针尖部4为16mm。
本实施例中设置液体通道入口2至针尖部4为三棱锥形。
图1和图2中所示位于输液器瓶塞穿刺针1的尾部的手持柄7以及过滤器6均为常规设置,液体通道5在输液器瓶塞穿刺针1和手持柄7中整体贯通。
本实用新型有效减少了静脉药物特别是贵重、小剂量药物的的浪费,保证了患者用药量的准确性,保障了患者的治疗效果,预防和避免输液反应,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同时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方式对于生产厂家来说,并不需要重新开模,在已有的模具基础上进行改进即可实施生产,可以有效节约生产厂家的生产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4243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心血管造影推注器
- 下一篇:一种儿科输液用护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