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注塑脱模用顶针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43364.8 | 申请日: | 2015-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511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8 |
发明(设计)人: | 孙建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武进升越模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40 | 分类号: | B29C45/40;B29C45/43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徐琳淞 |
地址: | 21316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注塑 脱模 顶针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注塑脱模用顶针组件。
背景技术
注塑成型又称注射模塑成型,它是一种注射兼模塑的成型方法。注塑成型方法的优点是生产速度快、效率高,操作可实现自动化,花色品种多,形状可以由简到繁,尺寸可以由大到小,而且制品尺寸精确,产品易更新换代,能成形状复杂的制件,注塑成型适用于大量生产与形状复杂产品等加工领域。
注塑制件的成型关键在于注塑模具。注塑模具上为了防止产品粘连变形设计了顶针机构。而传统的顶针机构只具备顶出产品的作用。在开模后取件时由于产品温度很高,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光靠顶针顶出产品也不方便操作人员进行取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有效防止产品粘连变形,脱模效果好的注塑脱模用顶针组件。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具有顶针和用于固定顶针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上固定设有一个以上的顶针;所述顶针包括顶杆和顶头;所述顶杆的中心设有沿其轴线完全贯穿的气流通道,顶头设置在顶杆的头部且将气流通道的一端封闭,顶杆的尾部即为气流通道的进气端;所述顶杆上位于顶头后部的圆周面上设有与气流通道相通的气孔;所述限位板内设有进气通道;所述进气通道包括进一个进气口和一个以上的出气口,出气口的数量与顶针的数量相等;所述顶针的尾部与限位板上的出气口连接,气流通道与出气口连通;所述限位板上的进气口处设有电磁阀;所述顶杆与限位板上设有出气口的平面垂直。
上述顶头呈圆锥台状,顶头的小端面与顶杆连接;所述顶头与顶杆同轴。
上述顶杆上设有四个沿其轴线圆周等距分布的气孔。
上述限位板上设有四个呈矩形分布的顶针。
本实用新型具有积极的效果:(1)本实用新型在顶针内设置气流通道,通过压缩空气实现脱模,避免了取件的危险性;(2)本实用新型将进气通道设置在限位板内,避免了现场管路凌乱的现象;(3)本实用新型的顶头设计成圆锥台状,具有气流导向的作用,提高脱模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限位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顶针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具有顶针1和用于固定顶针1的限位板2;所述限位板2上固定设有四个呈矩形分布的顶针1;所述顶针1包括顶杆11和顶头12;所述顶杆11的中心设有沿其轴线完全贯穿的气流通道13,顶头12设置在顶杆11的头部且将气流通道13的一端封闭,顶杆11的尾部即为气流通道13的进气端;所述顶杆11上位于顶头12后部的圆周面上设有四个沿其轴线圆周等距分布且与气流通道13相通的气孔14;所述限位板2内设有进气通道21;所述进气通道21包括进一个进气口和一个以上的出气口,出气口的数量与顶针1的数量相等;所述顶针1的尾部与限位板2上的出气口连接,气流通道13与出气口连通;所述限位板2上的进气口处设有电磁阀3;所述顶杆11与限位板2上设有出气口的平面垂直。
所述顶头12呈圆锥台状,顶头12的小端面与顶杆11连接;所述顶头12与顶杆11同轴。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武进升越模塑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武进升越模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4336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