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下蓄能与地源热泵式空调集成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43471.0 | 申请日: | 2015-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298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9 |
发明(设计)人: | 杨自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万方同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双收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1 | 代理人: | 左明坤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丰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下 蓄能 源热泵式 空调 集成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源热泵式空调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竖孔式地下蓄能与地埋管地源热泵集成应用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基于节约能源与避免环境污染的迫切要求,地源热泵式空调技术得以快速发展并在建筑领域广泛应用。目前在我国民用建筑中地源热泵式空调系统的使用面积已超过1.4亿平方米,且每年以20%~25%的速度递增,地源热泵空调系统应用规模也已由中小单体建筑向大型建筑群住宅小区发展。
地源热泵空调系统主要以浅层岩土层作为系统的低位热源或热汇,通过热泵单元进行热交换,并最终将冷热能量传递到用户。夏季,浅层岩土层温度比建筑物房间内的空气温度低,地源热泵空调系统以浅层岩土层作为热汇(或冷源),热泵单元进行制冷,并通过热交换最终将房间内的热量释放到浅层岩土层中,使房间制冷降温;冬季,浅层岩土层作为低位热源,热泵单元进行制热,并通过热交换最终将热能量提供给用户端,进行冬季供暖。在我国寒冷地区,在地源热泵空调系统的长期运行过程中,由于空调系统夏季制冷时向浅层岩土层排放的冷凝热少于冬季供暖时从浅层岩土层中提取的热量,致使浅层岩土层的温度会逐年降低,从而导致地源热泵式空调系统的COP值(能效比)也会一年比一年低,甚至会引起低温停机现象。且实验结果表明,浅层岩土层的温度大幅降低后,其土壤热环境的恢复需要很长时间,地源热泵式空调系统规模越大,其热环境恢复越困难。如附图1表示,为分别设有100米深的单埋管和6根100米深、间距7.5米的地埋管管群的地源热泵空调系统连续运行30年的时间,距离埋管0.1米、50米深处的土壤温度相对于初始温度的变化情况。由图可以看出:单埋管和管群周围的土壤温度具有相同的下降和恢复特征,开始时土壤温度下降很快,之后逐渐慢下来;恢复时,开始阶段土壤温度升温快,随着时间的延长其变化也变得相对平缓。但地埋管管群周围土壤温度的恢复时间要比单埋管周围土壤温度的恢复时间长得多,单埋管周围土壤的热恢复时间大约为24年,而管群周围土壤的热恢复时间则需要70年左右。
由此可见,在地源热泵式空调系统的设计应用中,如果避免或抑制地埋管周围土壤温度逐年降低,保证地源热泵式空调系统长期、安全、可靠、稳定运行是该领域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地下蓄能与地源热泵式空调集成系统,其具有实施方便、安全可靠、运行稳定、能效比高的优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地源热泵式空调系统长期运行后致使地埋管周围土壤温度逐年变低,从而导致空调系统整体能效比逐年降低甚至出现因低温停机现象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一种地下蓄能与地源热泵式空调集成系统,包括负载单元、热泵单元、集热单元、地埋管换热单元,热泵单元设有压缩机、蒸发器、节流阀、冷凝器,负载单元的输出端和输入端通过第一管路和阀门V1、阀门V2构成第一循环回路,负载单元的输出端和输入端通过第二管路和阀门V5、阀门V6构成第二循环回路,负载单元的输出管路上设有循环泵P1;地埋管换热单元的输出端和输入端通过第三管路和阀门V3、阀门V4构成第三循环回路,地埋管换热单元的输出端和输入端通过第四管路和阀门V7、阀门V8构成第四循环回路,地埋管换热单元的输出管路上设有循环泵P2;第一循环回路和第四循环回路在冷凝器处设有第一共用管路,第一共用管路与冷凝器耦合并进行热交换,阀门V1和阀门V2与V7和阀门V8均分别设在第一共用管路的两端外侧,第二循环回路与第三循环回路在蒸发器处设有第二共用管路,第二共用管路与蒸发器耦合并进行热交换,阀门V5和阀门V6与V3和阀门V4均分别设在第二共用管路的两端外侧;集热单元的输入端和输出端通过第五管路分别与地埋管换热单元的输出端和输入端连通构成第五循环回路,连接集热单元输入端和输出端的管路上分别设有阀门V10和阀门V9。
可选地,集热单元为空气热能采集装置,空气热能采集装置包括水气换热器和水循环回路,水气换热器设在水循环回路中,水循环回路与第五循环回路连通或耦合,空气热能采集装置用于夏季热空气与第五循环回路进行热交换实现地下蓄热。
可选地,集热单元为太阳能装置,太阳能装置包括集热器和水循环回路,水循环回路与第五循环回路连通或耦合,太阳能装置用于夏季太阳能与第五循环回路进行热交换实现地下蓄热。
可选地,集热单元为工业废热集热器,工业废热集热器处在工业废热或余热循环管路上,工业废热集热器与第五循环回路耦合,工业废热集热器用于夏季工业废热或余热与第五循环回路进行热交换实现地下蓄热。
优选地,地埋管换热单元设有多组地埋管,且地埋管竖向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万方同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万方同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4347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