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油缸的保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43998.3 | 申请日: | 2015-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369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1 |
发明(设计)人: | 翁祖铨 | 申请(专利权)人: | 龙岩市山力工程液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5/20 | 分类号: | F15B15/20 |
代理公司: | 泉州劲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6 | 代理人: | 王小明 |
地址: | 364000 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压缸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的是一种双作用油缸的保压装置。
背景技术
普通的双作用油缸无泄压结构,其活塞移动到缸体端部时冲击力很大容易造成油缸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减少油缸冲击力和保压的油缸保压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油缸的保压装置,包括缸体和套设于缸体内的活塞,所述活塞上设有贯穿其两侧的通孔,所述通孔内滑动套设有保压杆,所述保压杆长度大于活塞的厚度,所述保压杆包括滑动部和滑动部两端的限位端子,所述滑动部上设有可联通活塞两侧的通道,所述保压杆在通孔上滑动可开关通道。
优选的,所述滑动部为一直管,所述通道为直管的内腔,所述滑动部的外壁上在靠近其两端处均设有通道口,所述滑动部内套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均伸出滑动部,两个所述限位端子分别外套在滑动部的两端上并分别与连接杆的两端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在缸体内的油压下活塞移动到缸体一侧端部,保压杆被缸体端部推动联通活塞两侧对油缸进行泄压,可减少活塞对油缸的冲击力,实现油缸内压力保持在一定值;保压杆由直管、端子和连接杆四个零件组成,加工简单、安装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保压杆上的通道关闭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保压杆上的通道联通活塞两侧时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缸体1 活塞2
通孔21 保压杆3
限位端子31 滑动部32
连接杆33 通道34
通道口341。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油缸的保压装置,包括缸体1和套设于缸体1内的活塞2,所述活塞2上设有贯穿其两侧的通孔21,所述通孔21内滑动套设有保压杆3;所述保压杆3长度大于活塞2的厚度,活塞2移动到缸体1端部时缸体1端部可先顶到保压杆3;所述保压杆3包括滑动部32和滑动部32两端的限位端子31,所述滑动部32上设有可联通活塞2两侧的通道34,所述保压杆3在通孔21内滑动可开关通道34;所述滑动部32为一直管,所述通道34为直管的内腔,所述滑动部32的外壁上在靠近其两端处均设有通道口341,所述滑动部32内套设有连接杆33,所述连接杆33的两端均伸出滑动部32,两个所述限位端子31分别外套在滑动部32的两端上并分别与连接杆33的两端螺纹连接。
如图1和图2所示,活塞2移动至缸体1最左端时,保压杆3被缸体1的端部向右推动,保压杆3的左端通道口被通孔封闭,通道关闭。
如图3所示,保压杆3向左移动时,通道34的两通道口341分别联通活塞2两侧,实现泄压。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不能限定本实用实施的范围,凡是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装饰,皆应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涵盖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龙岩市山力工程液压有限公司,未经龙岩市山力工程液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4399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压油自动循环冷却油缸
- 下一篇:带有平面静压轴承的对称型双柱塞液压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