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力通信用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44750.9 | 申请日: | 2015-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377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05 |
发明(设计)人: | 伍黎艳;唐一鲡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电力勘测设计科研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17 | 分类号: | H01B7/17;H01B7/02;H01B9/02;H01B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2008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力通信 用电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力通信用电缆。
背景技术
近我国90年代开始发展绿色清洁能源—风能,但到目前为止,我国尚无风力发电塔专用电缆的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所有的电缆均来源于进口,如德国、荷兰等风电应用先进国家,价格昂贵,且受制于人。
风能作为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风力发电也越来越得到广泛的应用。由于风力发电塔用的电缆经常要在低温、晃动及扭曲状态下工作,因此对电缆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牢靠、无断裂、绝缘性好、耐腐蚀、耐老化、耐寒性好、耐候性好、化学稳定性好的电力通信用电缆。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力通信用电缆,由3个靠置在一起的导体结构组成,所述导体结构包括自内而外依次设置的导体、隔离层、内屏蔽层、绝缘层、外屏蔽层、外屏蔽包带层、编织屏蔽层以及编织屏蔽包带层,所述3个导体的中心呈正三角形结构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三个导体结构的外部由内 而外还包裹设置有缆芯包带层、内护套以及外护套。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缆芯包带层内除3个导体结构外还设置有填充物。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导体为镀锡软铜导体,所述隔离层、外屏蔽包带层和编织屏蔽包带层为半导电包带,所述内屏蔽层和外屏蔽层为乙丙橡胶和氯丁橡胶混合物半导电屏蔽材料,所述绝缘层为乙丙橡胶和氯丁橡胶混合物,所述编织屏蔽层为镀锡铜丝,所述外屏蔽包带层和编织屏蔽包带层为半导电包带。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缆芯包带层为高阻燃玻璃布带,所述内护套为阻燃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所述外护套为阻燃聚醚型热塑性聚氨酯。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填充物为煅烧高岭土。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牢靠、无断裂、绝缘性好、耐腐蚀、耐老化、耐寒性好、耐候性好、化学稳定性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力通信用电缆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
一种电力通信用电缆,提供一种电力通信用电缆,由3个靠置在一起的导体结构组成,所述导体结构包括自内而外依次设置的导体1、隔离层2、内屏蔽层3、绝缘层4、外屏蔽层5、外屏蔽包带层6、编织屏蔽层7以及编织屏蔽包带层8,所述3个导体1的中心呈正三角形结构设置。
所述三个导体结构的外部由内而外还包裹设置有缆芯包带层9、内护套10以及外护套11。
所述缆芯包带层9内除3个导体结构外还设置有填充物12。
所述导体1为镀锡软铜导体,所述隔离层2、外屏蔽包带层6和编织屏蔽包带层8为半导电包带,所述内屏蔽层3和外屏蔽层5为乙丙橡胶和氯丁橡胶混合物半导电屏蔽材料,所述绝缘层4为乙丙橡胶和氯丁橡胶混合物,所述编织屏蔽层7为镀锡铜丝。
所述缆芯包带层9为高阻燃玻璃布带,所述内护套10为阻燃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所述外护套11为阻燃聚醚型热塑性聚氨酯。
所述填充物12为煅烧高岭土。
本实用新型电力通信用电缆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牢靠、无断裂、绝缘性好、耐腐蚀、耐老化、耐寒性好、耐候性好、化学稳定性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电力勘测设计科研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株洲电力勘测设计科研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4475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