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阀球阀座自动研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46361.X | 申请日: | 2015-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849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26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慧峰仁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15/02 | 分类号: | B24B1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兴区经济***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球阀 自动 研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研磨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阀球阀座自动研磨装置。
背景技术
球阀主要用于截断或接通管路中的介质,亦可用于流体的调节与控制,能够快速打开与关断。对于球阀来说密封问题是首要问题,如果密封不好造成内漏或外漏不但浪费工质、污染环境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更重要的是影响机组的安全运行,甚至危及人的生命安全。球阀的密封性能主要取决于阀球与阀座的贴合度,因此阀球与阀座分别进行粗研磨、精研磨后还要一对一进行研磨以调高阀球与阀座之间的密封性能。
传统的阀球与阀座之间的对研采用手动方法,这种方法不但浪费人力、效率低更重要的是研磨表面不均匀,最后造成阀球与阀座之间存在密封间隙,密封性不好。因此,需要一种研磨精度高、效率高及自动研磨的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中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阀球阀座自动研磨装置。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阀球阀座自动研磨装置,包括滑轨、阀座弹簧转轴机构,滑轨中装有蜗轮,涡轮的一端和蜗杆相连接、另一端和滑轨控制电机的旋转轴相连接;蜗杆连接在滑轨固定座上,滑轨固定座的下面对应设置有两个滑块,滑块设置在导轨上;
阀座弹簧转轴机构由右弹簧固定套、弹簧柱、左弹簧固定套、阀座和阀座连接轴组成;
弹簧柱两端分别与左弹簧固定套和右弹簧固定套固定在一起,组成一个软连接轴。
软连接轴的一端通过阀座连接轴连接阀座、另一端和阀座控制电机相连接。
阀座控制电机安装在滑轨固定座上。阀座在旋转的同时在阀球表面摆动;阀球通过阀球连接轴与阀球控制电机连接。
本实用新型设计更加科学合理,其优点在于电机带动阀球、阀座同时旋转,而且在阀球与阀座之间的摩擦力的大小可控制。同时由于带动阀座的转轴中间是弹簧转轴结构,这样阀座在自身转动的过程中还圆周摆动,增大了阀球与阀座的研磨面积,即提高了研磨质量,又保证了阀座与阀球之间密封性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阀座弹簧转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俯视图。
图中:1、固定底座;2、滑轨;3、滑轨固定座;4、滑块;5、导轨;6、蜗杆;7、滑轨控制电机;8、阀座控制电机;9、右弹簧固定套;10、弹簧柱;11、左弹簧固定套;12、阀座;13、阀座连接轴;14、阀球控制电机;15、阀球控制电机底座;16、阀球;17、阀球连接轴。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固定底座1、滑轨2、滑轨固定座3、滑块4、导轨5、蜗杆6、滑轨控制电机7、阀座控制电机8、阀球控制电机14、阀球控制电机底座15、阀球16、阀球连接轴17和阀座弹簧转轴机构。
阀座弹簧转轴机构由右弹簧固定套9、弹簧柱10、左弹簧固定套11、阀座12和阀座连接轴13组成。
滑轨2中装有蜗轮,涡轮的一端和蜗杆6相连接、另一端和滑轨控制电机7的旋转轴相连接;蜗杆6连接在滑轨固定座3上,滑轨固定座3的下面对应设置有两个滑块4,滑块4设置在导轨5上。阀座控制电机8安装在滑轨固定座3上。
蜗轮的旋转由滑轨控制电机7来控制,蜗轮带动蜗杆6旋转,从而滑轨固定座3在滑块4的支撑下沿导轨5运动。
弹簧柱10两端分别与左弹簧固定套11和右弹簧固定套9固定在一起,组成一个软连接轴;软连接轴的一端通过阀座连接轴13连接阀座12、另一端和阀座控制电机8相连接。阀座控制电机8带动阀座12旋转,阀座12与阀座控制电机8之间的连接为软连接。这种结构一方面可以控制阀座12与阀球16之间的研磨力,另一方面,阀座12在旋转的同时在阀球16表面摆动。阀球16通过阀球连接轴17与阀球控制电机14连接,阀球控制电机14控制阀球16旋转。
这样阀座12与阀球16不但同时自身旋转,而且阀座12在阀球16表面摆动,增大研磨面积,调高研磨质量。
上述实施方式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慧峰仁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慧峰仁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4636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