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频电加热多级微孔式蒸汽发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48726.2 | 申请日: | 2015-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133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梁荣志;梁景舒;潘爱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梁荣志;梁景舒;潘爱文 |
主分类号: | F22B1/28 | 分类号: | F22B1/28 |
代理公司: | 广西南宁公平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5104 | 代理人: | 刘小萍 |
地址: | 530002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频 加热 多级 微孔 蒸汽 发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蒸汽发生器,特别一种高频电加热多级微孔式蒸汽发生器。
背景技术
传统产生蒸汽为水煮汽泡式,水要加热到沸点温度才能产生蒸汽,要产生温度、压力适合使用的蒸汽一般需要几十分钟到一个多个小时,不能即时产生蒸汽。传统产汽方法的蒸汽温度与压力成正比关系,即要求温度愈高需要压力愈大。这样就要求产汽的设备具备耐高温、高压、体积庞大的特点,因此有些设备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如果操作不当就会引起的锅炉爆炸等安全事故,设备体积大需要专用设置锅炉房,不能即时产汽,而且压力、温度不能自由调节,发热体易积垢热效即会不断减小,造成能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即时产生蒸汽、体积小、安全可靠的高频电加热多级微孔式蒸汽发生器,它可根据用汽使用设备要求,可直接安装在用汽设备旁,点对点供应,并实现产汽、温度、压力、产汽量均能在一定范围组合调控。
本实用新型以如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高频电加热多级微孔式蒸汽发生器,它由数节依次相连接的加 热体和缠绕在加热体外壁上的高频加热线圈构成,排在首节的加热体外端设有连接进水管的进水腔,排在末节的加热体外端设有连接排气管的集气腔;所述每节加热体上分别设有数个进水孔,进水孔与进水腔、膨胀腔和集气腔相连通。
所述每节加热体为中空状,相邻的加热体之间通过螺纹连接,并在两节加热体之间设置密封圈。
所述每节加热体的进水孔排成圆圈状,进水孔为微孔或孔径不超过1.5厘米小孔,进水孔设置于“集肤效应”感应最强部位。
所述相邻的两节加热体在相接的端口部位设有与进水孔相连通的环状膨胀腔。
众所周知电高频加热就是物理学上的“集肤效应”原理对钢铁材料进行快速加热。本实用新型高频电加热多级微孔式蒸汽发生器就是充分利用该加热原理,直接在加热体上设置适当多的微孔作为进水孔,采用高压水泵将水注入到加热体中,水经过第一级进水孔加热后进入第一级和第二级加热体之间的环状膨胀腔进行碰撞对流进一步加热,再进入第二级加热体的进水孔中进一步进行加热,再到二级与三级加热体之间的环状膨胀腔再进行碰撞对流加热,再进入到第三级加热体的进水孔再次加热,经如此多级加热,直至达到温度和压力要求的蒸汽。水在加热体的进水孔中流动碰撞既有传导性加热,在加热体的热力场中也有辐射性加热,进行充分的快速热交换,快速产生高温蒸汽,突破了传统的产生蒸汽的方法。由于水是直接作用在加热体内热效率非常高,水分子在微孔流动速率很快不易产生结垢,热效率不易衰减。同时由于是多个微孔直接连续产汽,相对于每个微孔储的能量很少即使高温高压也非常安全,无需传统的压力容器。本发明结构在单个发生器上采用螺纹联接多节标准小模块加热体, 形成标准模块单个发生器;在整机上可进行多个标准模块发生器组合,可根据不同的未端设备用汽量、温度和压力要求进行组合,结构简单易行,体积少,充分满足了制造工艺及成本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高频电加热多级微孔式蒸汽发生器突破了传统的产生蒸汽方法,是一种安全、快速、高效、节能的蒸汽发生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向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本实用新型根据不同的产汽量模块设计,选用具有一定壁厚的耐高温高压无缝钢管作为加热体,并且可以是多个加热体相连接。
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级加热体1与第二级加热体3之间以及第二级加热体3与第三级加热体4之间通过螺纹连接,在相邻的加热体之间设置防止水和蒸汽溢出的密封圈2。第一级加热体1、第二级加热体3和第三级加热体4的外壁上缠绕有高频加热线圈5。第一级加热体1的外端设有连接进水管的进水腔8,第三级加热体4的外端设有连接排气管的集气腔9,第一级加热体1的外端口和第三级加热体4的外端口分别通过螺纹连接盖板。第一级加热体1、第二级加热体3和第三级加热体4上分别设有数个排成圆圈状的进水孔6,进水孔6与膨胀腔7、进水腔8和集气腔9相连通。
为了充分利用物理学上的“集肤效应”原理并且节省材料以及使热传导效率高,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加热体设计为中空状,微孔设置于“集肤效应”感应 最强部位。
为了解决水转变蒸汽过程中体积膨胀,同时水蒸汽更加均匀,使传热效果更好,在两节相接的加热体端口部位设有与进水孔6相连通的环状膨胀腔7。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荣志;梁景舒;潘爱文,未经梁荣志;梁景舒;潘爱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4872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浮法玻璃冷端设备的横掰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具有无线上网功能的广告路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