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PVC塑料成型机的进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48827.X | 申请日: | 2015-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511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8 |
发明(设计)人: | 叶建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市建克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7/10 | 分类号: | B29C47/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pvc 塑料 成型 进料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塑料成型机,特别是涉及一种PVC塑料成型机的进料装置。
背景技术
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PVC)是氯乙烯单体(vinyl chloride monomer,VCM)在过氧化物、偶氮化合物等引发剂或在光、热作用下按自由基聚合反应机理聚合而成的聚合物。PVC应用非常广泛。在建筑材料、工业制品、日用品、地板革、地板砖、人造革、管材、电线电缆、包装膜、瓶、发泡材料、密封材料、纤维等方面均有广泛应用。
由于PVC对光和热的稳定性差,在100℃以上或经长时间阳光曝晒,就会分解而产生氯化氢,并进一步自动催化分解,引起变色,物理机械性能也迅速下降,在实际应用中必须加入稳定剂以提高对热和光的稳定性。
用于PVC成型的PVC塑料成型机一般包括进料装置、挤塑机、冷却装置、切割装置,进料装置是用于装入生产PVC所需要的粉末原料、颜料等物质的装置,挤塑机是用于加热经由进料装置的前述物质。
现有的进料装置在加料过程中,原料粉末容易从送料装置的开口处扩散出来;进料装置下端直接连接挤塑机,在加热进料的过程中, PVC受热会产生氯化氢,前述扩散出的粉末及氯化氢不但污染环境,而且被工人吸入后,也将对健康极为不利。
针对上述问题,如何能够使进料装置在加料过程和加热进料过程中兼具安全防护功能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安全防护功能的进料装置。
本实用新型PVC塑料成型机的进料装置,与一挤塑机的入口相连,该挤塑机至少具有固体输送区、熔融区,该进料装置包括一下端与该挤塑机的入口相连接的料斗,该进料装置还包括一个设置于料斗和挤塑机上的安全防护单元。
该安全防护单元包括安装于料斗下端的封盖,及安装于挤塑机的熔融区上的控制单元;
封盖包括一盖体、固定安装于料斗下端的轴及安装于该轴的螺旋弹片,该盖体可打开地密封料斗下端的开口,螺旋弹片一端固定安装于轴,且可以以该轴为中心轴恢复到初始位置地转动;
控制单元包括一气道、一与气道连接的气压计和气阀、一连接于气压计和气阀未连接气道一侧的抽气装置,该气道与挤塑机机筒的一个气孔相连,该气孔位于挤塑机的熔融区靠近固体输送区的位置。
较佳地,该盖体的一侧具有一个横截面呈“Ο”形的贯孔,该螺旋弹片及该轴安装于该贯孔中。
较佳地,螺旋弹片为一发条弹簧。
较佳地,盖体的材质是石墨或者是镀镍的铝合金。
较佳地,气道对应气孔处设置一过滤装置。
较佳地,该安全防护单元还包括一可打开地闭合于料斗上端开口的封盖,安装于料斗上端开口的封盖上设有供入料管道伸入的开口。
较佳地,安装于料斗上端开口的封盖的开口的内径的大小与入料管道的外径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借由安全防护单元使本实用新型送料装置在输送原料的过程中,将原料粉末吸入挤塑机,而不发生朝料斗外飞扬的情况;在加热原料的过程中封闭料斗的下端,不但使加热过程中产生的HCL等气体不会经由料斗散发出去,而且可以集中处理产生的废气,从而降低原料粉末、废气等对工作人员身体上的危害,减少对工作环境的污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局部元件示意图,示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进料装置。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局部放大示意图,示意说明螺旋弹片在具体实施时的态样。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PVC塑料成型机的进料装置,与一挤塑机相连。挤塑机内具有固体输送区、熔融区、熔体输送区三个区域。
该进料装置包括一下端与该挤塑机的入口相连接的料斗1,及一个设置于料斗1和挤塑机上的安全防护单元2。
该安全防护单元2包括安装于料斗1上下端的封盖21、22,及 安装于挤塑机的熔融区上的控制单元23。
封盖21包括盖体211、固定安装于料斗1上端且可使盖体211绕其旋转的轴212。盖体211可打开地闭合于料斗1上端的开口,在盖体211上设有一供入料管道伸入的开口,盖体211的开口的内径的大小与入料管道的外径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市建克塑料制品有限公司,未经温州市建克塑料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4882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