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沼气猛火灶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49290.9 | 申请日: | 2015-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134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万钦 | 申请(专利权)人: | 遵义钦旺农牧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C3/00 | 分类号: | F24C3/00;F24C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饶钱 |
地址: | 563131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沼气 猛火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沼气灶具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沼气猛火灶。
背景技术
沼气灶是一种以沼气为燃烧原料的灶具,适应于广大农村、城镇沼气用户使用。现有的沼气灶在使用时一般是先将沼气与空气混合,再通入炉头点燃,沼气不能够充分燃烧,通入的空气的量较少,造成了沼气燃烧率低和能源浪费严重,并且不能达到很大的火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沼气猛火灶,旨在改善现有的沼气灶沼气不能够充分燃烧,通入的空气的量较少,造成了沼气燃烧率低和能源浪费严重,并且不能达到很大的火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沼气猛火灶,包括灶体;
所述灶体的上端设置有面板,所述面板上设置有灶口,所述灶体内对应于所述灶口的位置设置有炉头;
所述炉头与进气管连通,所述进气管上设置有阀门;
所述炉头上设置有通孔以及若干气孔,所述进气管与所述气孔连通,所述炉头上沿周向设置有隔气圈,所述隔气圈的上端高于所述炉头的上表面,所述隔气圈与所述炉头之间设置有供空气进入的间隙。
进一步地,所述隔气圈的上端高出所述炉头上表面40mm。通过将所述隔气圈的上端设为高出所述炉头上表面40mm,使空气从所述间隙流至所述炉头上方时,不会溢出所述隔气圈,保证沼气与空气能够很好地混合,增强燃烧的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隔气圈的上端设置有折向内侧的挡板。通过在所述隔气圈的上端设置折向内侧的所述挡板,所述挡板能够对从所述间隙流至所述炉头上方的空气产生导流并向所述炉头中心汇聚的作用,避免空气溢出所述隔气圈,使沼气与空气能够很好地混合,增强燃烧的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间隙宽4-6mm。所述间隙的宽度设置为4-6mm,不仅能够保证所述间隙的导流效果,又能够使通过所述间隙的空气的量较大,进而使空气通过所述间隙后能够与沼气更好地混合,提高燃烧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炉头为圆柱形,所述隔气圈为环形板,所述隔气圈的直径大于所述炉头的外径。
通过将所述炉头设置为圆柱形,将所述隔气圈设置为环形板,并且所述隔气圈的直径大于所述炉头的外径,使所述间隙位于所述隔气圈与所述炉头的径向方向之间,并形成一圈环形的所述间隙,使空气通过所述间隙后能够与沼气更好地混合,提高燃烧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炉头为两个,分别连接有进气管,两根所述进气管之间通过三通管连接,两个所述进气管均设置有阀门。通过将所述炉头设置为两个,能够同时在两个所述炉头上进行加热操作,提高了加热的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炉头与所述灶体通过支架连接。通过设置所述支架,能够对所述炉头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包括两根支架杆,分别设置于所述炉头的两侧,所述支架杆的一端与所述炉头的下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面板连接。
通过设置所述支架杆,能够很好地将所述炉头与所述面板连接,对所述炉头起到很好地支撑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气孔为均匀分布的内外两圈,两圈所述气孔之间的径向距离为10mm。
通过设置两圈所述气孔,并且所述气孔之间的径向距离设为10mm,使从所述气孔流出的沼气能够更方便更均匀地与空气混合,进一步提高了沼气的燃烧率,使沼气燃烧更加充分。
进一步地,还包括电子脉冲点火器,所述电子脉冲点火器的开关旋钮设置于所述面板上。通过设置所述电子脉冲点火器,使点火更加方便快捷,更加安全可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沼气猛火灶,在沼气猛火灶上设置灶体,灶体的上端设置有面板,面板上设置有灶口,灶体内对应于灶口的位置设置有炉头。炉头与进气管连通,进气管上设置有阀门;炉头上设置有通孔以及若干气孔,进气管与气孔连通,炉头上沿周向设置有隔气圈,隔气圈的上端高于炉头的上表面,隔气圈与炉头之间设置有供空气进入的间隙。
使用这种沼气猛火灶时,首先打开进气管上的阀门,沼气通过进气管进入至炉头内,并从炉头上的气孔流出,此时在气孔处点火即可点燃沼气进行加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遵义钦旺农牧器械有限公司,未经遵义钦旺农牧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4929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