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线麦克风外置式电源套件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49773.9 | 申请日: | 2015-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340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发明(设计)人: | 陈镇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镇良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张清 |
地址: | 51013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线 麦克风 外置 电源 套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线移动录音设备的配件,特别是无线麦克风外置式电源。
背景技术
新闻采访中,无线麦克风和与之配套使用的接收器几乎是不可缺少的通信设备。麦克风一般由采访者手持或者固定在支座上,比如插接在数码影像器材的热靴上,用于将声音转换成无线信号,接收器一般安装在摄影机上,用于接收无线麦克风发出的信号,并通过摄影机上的相应装置,将信号录制下来作为后期剪辑之用。而要获得较好的录音质量、进行高效率采访,除了需要采用精良的设备之外,无线麦克风和接收器的电池续航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如果采访过程中,需要频繁更换电池,势必会影响采访的效果和品质,遗漏宝贵的一手资料。目前,这类设备的电源采用一对5号充电电池供电,电池置放在无线麦克风或者接收器的电池腔内。一对5号电池的电量十分有限,连续工作情况下,续航时间较短,一般只有两小时左右,因此对于稍长时间的采访或者是野外、偏远地区的采访,就明显感到使用起来不便,一是更换电池在所难免,二是需要携带足够的备用电池,使用起来颇感麻烦甚至影响到采访的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安装紧凑、携带和使用方便的大容量无线麦克风外置式电源套件。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无线麦克风外置式电源套件,包括外置的大容量电源本体及与之电连接的电池腔塞,所述电池腔塞具备一遮蔽无线麦克风电池腔的面盖,其内还设有用于与无线麦克风电池腔内电池正、负极触点电连接的触头组件;所述电源本体背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包括用于插接在数码影像器材热靴内的基座和锁紧螺母;所述电源本体通过夹紧装置安装至无线麦克风上。
进一步,所述夹紧装置为线形金属夹簧,其设有用于与无线麦克风连接的两端部及用于卡装在电源本体背部的主体部,所述电源本体背部设有与所述夹紧装置主体部对应的卡槽。
进一步,所述电源本体背部设有用于卡紧所述夹紧装置主体部的卡夹。
进一步,所述面盖两侧设有用于与无线麦克风电池腔口部快速卡接的滑动栓;所述滑动栓一端伸出所述面盖侧部形成卡勾,另一端滑动设置在所述面盖端面形成拨动部。
进一步,所述电源本体背部对应所述安装座设有凸台,所述安装座的基座通过螺钉固定于所述凸台上。
进一步,所述电源本体上设置有USB插口,与电池腔塞通过导线实现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采用外置式的大容量电源本体,通过夹紧装置安装在无线麦克风上,电池腔塞取代无线麦克风原有的电池盒而插接在的电池腔内,并通过其内的触头组件与麦克风实现电连接,从而大容量电源本体可为无线麦克风供电,而电池腔塞的面盖卡接在无线麦克风原有的电池腔卡口上,不破坏原有无线麦克风的外观造型并且方便取放,上述设计无需对原有无效麦克风做任何改装即可对其提供长时间供电续航。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紧凑,携带和使用都十分方便,可直接用于市面上的一些无线麦克风上,而无需对无线麦克风进行改装。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拆分图之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拆分图之二;
图3为电源本体的背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电池腔塞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与无线麦克风组装的使用状态图;
图6为图5的拆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4,一种无线麦克风外置式电源套件,包括外置的大容量电源本体1及与之电连接的电池腔塞2,电池腔塞2具备一遮蔽无线麦克风电池腔的面盖23,其内还设有用于与无线麦克风电池腔内电池正、负极触点电连接的触头组件20;电源本体1背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座5,安装座5包括用于插接在数码影像器材热靴内的基座50和锁紧螺母51;电源本体1通过夹紧装置3安装至无线麦克风上。
作为优选方案,夹紧装置3为线形金属夹簧,其设有用于与无线麦克风连接的两端部31及用于卡装在电源本体1背部的主体部30,电源本体1背部设有与夹紧装置主体部30对应的卡槽12。这样可以快速地将电源本体1与无线麦克风4定位及更好地夹紧,不易脱离。为使定位和固定更加牢靠,电源本体1背部设有用于卡紧夹紧装置主体部30的卡夹14,进一步卡紧线性金属夹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镇良,未经陈镇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4977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