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轧辊定位调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50061.9 | 申请日: | 2015-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838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26 |
发明(设计)人: | 熊化平;娄霆;陈磊;申晓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市百胜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1/16 | 分类号: | B21B31/16 |
代理公司: | 合肥诚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9 | 代理人: | 汤茂盛 |
地址: | 230088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轧辊 定位 调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轧钢设备,具体讲就是轧机的轧辊定位调整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线棒材的加工,多是采用轧机轧制而成的。而轧机就其结构来分一般可分为牌坊式机架、悬臂式机架或由型材焊接为牌坊式机架,上、下轧辊构成辊系对待轧物料实施轧制。因为下轴承座均是采用螺栓类部件固定在牌坊式机架的底部支座上,上轴承座的压下装置通常是设置在上部横梁上,也就是说上、下轧辊是彼此独立设置的。在更换轧辊时,困难就来了,不仅更换轧辊耗时、耗力,还需要对辊系重新定位、调节、锁紧。
本申请人在以往的专利申请中曾公开了相关轧机结构的设计方案,其中也涉及到有关方便换辊的技术方案。然而,现有技术中的辊系均是上、下轧辊轴承座彼此分离的结构,其中将立柱下端设计成与底座铰接的结构,虽然方便辊系的取放,但仍然要解除上横梁对立柱的固定约束,这种拆解、重新装配的过程也是十分繁杂的。辊系的下轴承座是由立柱的预拉变形来固定的,也就是说下轴承座的高度调节仍然有可改进之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轧辊定位调整装置,可以方便、可靠地调整下轴承座的高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轧辊定位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相互配合的上调整斜块、下移动斜块,上调整斜块、下移动斜块上的斜面相互贴合构成滑动配合并驱动上调整斜块上下移动,所述的上调整斜块用于托撑下轧辊轴承座。
具体装配于轧机机架后,轧辊定位调整装置位于下轴承座的下方,上调整斜块、下移动斜块上彼此有相互配合的斜面,当下移动斜 块移动时,上调整斜块上下方向移动,从而将下轴承座的高度实施调节,当下轴承座的高度调整到合适高度后,上调整斜块、下移动斜块的移动停止,此时下轴承座的高度将被调整到该相应位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轧辊定位调整装置,具有调节简单、可靠的显著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轧机机架的底部机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轧机机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说明和方便理解,首先说明和定义几个基本的方向和位置概念。
轧机或轧辊动力侧或端是指轧辊的轴端与动力轴相连的一侧,与其相对的一侧或端为操作侧或端;轧辊的进或来料侧是指待轧制物料开始进入轧辊进行轧制的一侧,轧辊的出料侧是指待轧制物料被轧制后离开轧辊的一侧;上、下方向是针对轧辊水平放置的状态,以下说明仅以该状态为例进行说明。本轧机完全可以以轧辊立式方式放置实施轧制。
参见图1、3、4,一种轧辊定位调整装置,相互配合的上调整斜块、下移动斜块10、20,上调整斜块、下移动斜块10、20上的斜面相互贴合构成滑动配合并驱动上调整斜块10上下移动,所述的上调整斜块10用于托撑下轧辊轴承座。
上述方案中,就是依赖上调整斜块、下移动斜块10、20的相对运动,即下移动斜块20的移动来带动上调整斜块10的上下移动,并由上调整斜块10对下轧辊轴承座施以托撑作用,实现下轧辊轴承座的上下位置的调节,鉴于下轧辊轴承座、轧辊构成辊系重量较大,同时还要考虑轧制力的作用,所以,上调整斜块10的上表面设置成合理大小的平面,以提高托撑的稳定,并且上调整斜块、下移动斜块 10、20之间的相互接触的斜面提供了可靠的支撑力。
所述的上调整斜块、下移动斜块10、20布置在立柱50与底部机座40结合处且位于立柱的内侧,该内侧是指位于轧辊同端即动力端或操作端的两立柱50彼此相对的一侧。这样可以直接将上调整斜块、下移动斜块10、20布置在下轴承座的正下方,合理地提供支撑位置,以及合理利用底部机座40的相关部位,尤其是便于同凸台41连体成型,方便加工的同时,还为换辊操作提供了操作空间。
所述的下移动斜块20的移动方向与轧辊轴向平行,下移动斜块20与油缸30的活塞杆31相连,活塞杆31的移动方向与轧辊轴向平行。
上述布置方式,就是最为合理地利用下轴承座与底部机座40之间的空间。
作为优选方案,参见附图1、2、4,所述的底部机座40整体呈方形块体状,其四个角部设置有凸台41,该凸台41与立柱下端相连,所述的上调整斜块、下移动斜块10、20布置在凸台41的邻近轧辊的一侧,也就是说上调整斜块、下移动斜块10、20布置在凸台41的位于轧辊同端即动力端或操作端的两凸台41彼此相对的一侧,凸台41处向上设置立柱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市百胜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市百胜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5006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