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小试脱硫反应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50254.4 | 申请日: | 2015-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695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15 |
发明(设计)人: | 李江荣;李艳松;李登嵩;钟洪双;黄昆明;李月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国化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化学工程第六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86 | 分类号: | B01D53/86;B01D53/50 |
代理公司: | 襄阳嘉琛知识产权事务所 42217 | 代理人: | 严崇姚 |
地址: | 610041***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脱硫 反应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烟气净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供炭法烟气脱硫技术研究应用的小试脱硫反应装置。
背景技术
SO2是一种无色的有毒气体,它是大气中最主要的几种有害成分之一。SO2对环境和人类有巨大危害,是造成酸雨、温室效应等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的主要污染源之一。烟气净化是能源利用及大气污染防治的重要技术。烟气净化技术将向着绿色化、综合化、资源化、高效化的方向发展,炭法烟气脱硫技术具有无二次污染、可回收硫资源、脱硫效率高等特点成为目前最具发展前景的烟气脱硫技术之一。炭法烟气脱硫利用炭基(活性炭,活性炭纤维,活性焦)脱硫剂吸附烟气中SO2并将其进一步催化氧化为硫酸,其脱硫机理如下:
SO2(g)→SO2*
O2 (g)→O2*
H2O(g) →H2O*
SO2*+O2*→SO3*
SO3*+ H2O*→H2SO4*
目前,国内外许多高校及研究机构开展炭法烟气脱硫技术的开发优化。作为脱硫技术的核心装置,在反应器研究方面,主要为固定床反应器,但大多存在炭基脱硫催化剂易被浸湿,烟气流通不畅等现场,导致脱硫过程中断。在这种情况下,急需研制一种新型小试脱硫反应器,以克服烟气流通不畅的现象,利于炭法烟气脱硫技术的研究优化。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炭法烟气脱硫技术中现有反应器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成本低、能够有效保障烟气净化脱硫过程中气流畅通和二氧化硫脱除净化过程稳定进行的小试脱硫反应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小试脱硫反应器,包括反应器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器体为底部为弧形底部的圆筒形反应器体;在该弧形底部上设有管状的冷凝液收集排放口和烟气入口,烟气入口的上部在反应器体内呈端口朝下的倒U型;反应器体内设有隔板,隔板上设有均匀分布的气孔;反应器体的上部侧面设有管状的烟气出口。
本实用新型的突出优点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紧凑,气密性良好,加工制造容易,加工成本低,能有效防止冷凝水或硫酸小液滴堵塞烟气入口,避免造成烟气流通不畅和影响脱硫过程的正常进行。
本实用新型与常见的炭法脱硫反应器相比,不仅保留它们的优点,返混小,气体同催化剂可进行有效接触,当反应伴有串联副反应时有较高选择性;炭基脱硫催化剂机械损耗小;结构简单。而且由于烟气入口采用倒U型设计,且设置有单独的冷凝液收集排放口,脱硫过程中形成的冷凝水或硫酸小液滴不会造成烟气入口堵塞,使整个脱硫反应过程一直高效稳定的进行;同时隔板上均匀分布的气孔,使得烟气可以充分均匀的与催化剂接触,有利于催化剂脱硫性能的发挥。
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炭法烟气脱硫技术开发优化的小试脱硫反应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冷凝液排放收集口;2-烟气入口;3-隔板;4-烟气出口;5-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小试脱硫反应器包括底部为弧形底部的圆筒形的反应器体,反应器体与现有的反应器体相同。不同的是,在反应器体的弧形底部上设有管状的冷凝液收集排放口1和烟气入口2,冷凝液收集排放口1和烟气入口2呈竖直状,烟气入口2的上部在反应器体内呈端口朝下的倒U型。单独的冷凝液收集排放口1及倒U型烟气入口2,可有效避免脱硫反应过程中形成的冷凝水或硫酸小液滴聚集,造成烟气流通不畅,导致烟气脱硫过程异常。反应器体内设有催化剂隔板3,催化剂隔板3上设有均匀分布的气孔,催化剂隔板3用于放置炭基脱硫催化剂,有助于烟气与催化剂均匀充分的接触。反应器体的上部侧面设有管状的烟气出口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国化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化学工程第六建设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国化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化学工程第六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5025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烟温协调型宽负荷脱硝系统
- 下一篇:串联双塔湿法脱硫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