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调节式氧气袋加压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50731.7 | 申请日: | 2015-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114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24 |
发明(设计)人: | 周容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6/00 | 分类号: | A61M16/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402160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调节 氧气 加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辅助用器具,特别是涉及一种可调节式氧气袋加压器。
背景技术
现有橡胶尼龙布氧气袋是一种常压氧疗装置,可应用于呼吸衰竭、肺气肿哮喘、高原缺氧反应等内外各科的疾病及抢救病人、转院等各种合适的临时输氧及家庭疾病临时备用。但这种氧气袋里的氧气输出一定量后,压力会逐渐降低,必须在氧气袋上施加一定的压力,才能保持氧气流量输出。目前常用的加压方法是:
1、利用病人的头部的重力加压保证氧气流量。但是对于不能平卧的病人,头部无法枕在氧气袋上,因此这种方式不够实用,而且这样病人也会极不舒服,或许会加重病情。
2、在陪检人员及家属存在的情况下,常使用手臂加压,但是大部分的家属对氧气袋的应用又不熟悉,特别是在上臂用力疲劳之后,造成压力忽高忽低,氧流量也随之忽大忽小,使患者达不到所需的氧气量,容易造成病人病情恶化。
3、用适当重量的东西放置在氧气袋上,但是随着氧气袋内的压力减小,需要加放物品的重量,不容易实施。
另外,当患者需要急诊作CT、X光检查时,若采用陪伴人员手臂加压氧气袋的方法,会增加陪伴人员的X线辐射。且磁共振检查间也不允许采用氧气钢瓶等金属物,因此目前急需要一种适应范围广的氧气袋加压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调节式氧气袋加压器,不仅结构简单,设计新颖,造价低廉,可以解决氧气袋给氧压力不足的问题,还适用于急诊、CT、X光检查以及磁共振检查等情况,能够自动加压,使得氧流量的均衡供应,使用方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可调节式氧气袋加压器,包括搭扣基座、搭扣、若干弹力带、挂钩以及若干支撑块,所述搭扣基座的第一端与所述搭扣的第一端活动连接,所述每一弹力带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搭扣基座的第二端,所述每一弹力带的另一端依次穿过若干支撑块固定在所述搭扣的第二端,所述挂钩固定在任意一支撑块上。
进一步的,所述搭扣基座与所述搭扣的第二端均设有若干固定孔,所述若干支撑块的两端分别设有两个通孔,每一弹力带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搭扣基座的第二端上的通孔内,另一端依次穿过每一支撑块端部的通孔并固定在所述搭扣的第二端的固定孔上。
进一步的,所述搭扣基座包括框架和若干挂杆,所述若干挂杆相互平行固定在框架内,所述框架的一端设有若干固定孔。
进一步的,所述搭扣包括主体部分和固定部分,所述固定部分固定在所述主体部分的一端,且与所述主体部分形成钩状结构,所述固定部分钩在所述搭扣基座的任意一根挂杆上以将所述搭扣与所述搭扣基座连接,所述主体部分的另一端设有若干固定孔。
进一步的,所述可调节式氧气袋加压器包括四个支撑块,每一支撑块的两端中任意一端均开设有两个通孔,每一弹力带依次穿过四个支撑块上位于一端的两个通孔,且四个支撑块均间隔一定距离的固定在弹力带上。
进一步的,每一支撑块任意一端上的两个通孔与另一端上的两个通孔对称,且任意一支撑块的两端上相对称的两个通孔之间的距离为10-15cm。
进一步的,所述挂钩固定在靠近所述搭扣或者所述搭扣基座的支撑块上。
进一步的,所述搭扣基座和所述搭扣的第二端均设有一排固定孔,所述一排固定孔内位于两端的固定孔之间的距离为10-15cm。
进一步的,所述搭扣基座、搭扣和每一支撑块均为绸木制作。
进一步的,所述弹力带为弹性橡胶软管。
本实用新型将弹性橡胶软管和绸木制作的可调节搭扣用于对氧气袋进行加压,不仅能够靠弹性橡胶软管的收缩性自动进行加压,保证氧气的流量,而且绸木密度大,耐腐蚀,能够代替金属结构制作搭扣,使得整个加压器能够进入磁共振间的特殊环境,避免金属结构影响磁场稳定性及金属物吸附于磁共振设备上等严重后果;另外还设有支撑块,保证弹力带不易滑落,使得弹力带之间分隔开,加压均匀,使得氧流量的均衡供应;在支撑块上固定挂钩,可将氧气袋挂在床边,避免占用病床,给护理带来不便,给病人带来不适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可调节式氧气袋加压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未经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5073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减压气囊三腔通气导管
- 下一篇:设有止水阀的雾化器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