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动力转向储油壶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50853.6 | 申请日: | 2015-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197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24 |
发明(设计)人: | 周从源;张素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26 | 分类号: | F15B1/26;B62D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王立民;姜溯洲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力 转向 储油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重载汽车动力转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动力转向储油壶。
背景技术
车辆的动力转向储油壶,是实现动力转向的重要组成部件,具有卸荷、散热、扰流、杂质过滤、防止油液溢出等作用。在现有的动力转向储油壶上,因回油压力较出油压力有所提高,容易导致连接处密封不严,连接处脱落,动转油渗漏等。
在重载车辆上,因制动、转向、上下坡道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动转油的温度升高很快,考虑到散热问题,重载车辆的动力转向储油壶使用钢板冲压成型,钢板制成的储油壶不能随时观测到动转油的液位,对动转油的加注和维护都有影响。
因此,提供一种动力转向油壶,能够方便的对动转油进行观测,就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动力转向储油壶,能够方便的对动转油进行观测。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动力转向储油壶,包括:上壳体、与所述上壳体紧固连接的下壳体、及位于所述下壳体底部且与之紧固连接的出油接头和回油接头,通过连接螺套安装于所述上壳体的侧壁上的透明观察窗,所述连接螺套位于所述上壳体的内侧且与所述透明观察窗螺接。
优选地,所述透明观察窗上设有液位中间指示点、液位上限指示线、液位下限指示线。
优选地,所述透明观察窗采用有机玻璃材质。
优选地,所述连接螺套与所述上壳体的内侧壁之间设有螺套密封垫。
优选地,所述回油接头与回油管之间采用锥形密封螺纹螺接。
优选地,所述出油接头设有凸台,卡箍卡于所述凸台上部,将出油管与所述出油接头卡紧。
优选地,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为板材冲压成型结构,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在两者的连接处均为翻边结构。
优选地,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焊接。
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将透明观察窗安装于上壳体的侧壁上,可以从储油壶的外部直接看到储油壶内动转油的液位,在需要补充动转油时,可及时的对动转油进行补充,通过位于上壳体内侧的连接螺套将透明观察窗安装在上壳体的侧壁上,连接螺套与透明观察窗螺接,结构形式简单,性能满足使用要求,且方便安装维护。
进一步地,透明观察窗上设液位中间指示点、液位上限指示线、液位下限指示线,能够对观测到的储油壶内的动转油进行衡量,以决定是否需要加注动转油。
进一步地,透明观察窗采用有机玻璃材质,有机玻璃具有较好的透明性、化学稳定性,力学性能,易加工等优点,有机玻璃的优良性能使它的用途极为广泛。
进一步地,连接螺套与上壳体的内侧壁之间设有螺套密封垫,有利于连接螺套、透明观察窗和上壳体之间的密封可靠,动转油不会通过安装处渗漏。
进一步地,回油接头与回油管之间采用锥形密封螺纹螺接,储油壶的回油接头与回油管之间有一定的压力,且安装后不经常拆卸,因此采用锥形密封螺纹螺接有助于回油接头与回油管之间密封可靠,不渗漏。
进一步地,出油接头设有凸台,卡箍卡于凸台上部,将出油管与出油接头卡紧,有利于出油管与出油接头之间的连接,同时设置凸台对出油管和出油接头的连接处动转油的渗漏有阻隔作用,卡紧卡箍后,动转油被阻隔在凸台下,不会渗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以下附图并未刻意按实际尺寸等比例缩放绘制,重点在于示出本申请的主旨。
图1所示为动力转向储油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视图;
图3所示为透明观察窗的局部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上壳体 2-下壳体 3-出油接头 4-回油接头 5-透明观察窗 6-连接螺套 7-螺套密封垫 501-液位中间指示点 502-液位上限指示线 503-液位下限指示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5085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管头装配机
- 下一篇:一种污水处理用防堵塞水泵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