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快速导热型地暖地板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51235.3 | 申请日: | 2015-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757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15 |
发明(设计)人: | 彭尹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安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F15/02 | 分类号: | E04F15/02;F24D13/02 |
代理公司: | 成都宏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7 | 代理人: | 王伟 |
地址: | 611731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导热 地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地暖地板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快速导热型地暖地板。
背景技术
地暖地板是能够产生热量并传递给地板表面的复合型地板,种类较多,其中应用
较多的一种是上面为木地板、下面为金属夹层板的地暖地板,在金属夹层板内安装有水管或电热体。若以水管为发热体,则在水管内充入循环水,对循环水加热则实现对上层木地板的加热,水管也可以直接安装在木地板下面,从而省去金属夹层板;若以电热体为发热体,则在金属夹层板内安装发热电缆或发热片,通电后即实现对上层木地板的加热。出于发热效率、便于安装等因素的考虑,现在用发热片的越来越多,比如PTC电热膜。
在以电热体为发热体的地暖地板中,其金属夹层板内设有发热空间,电热体安装于发热空间内。为了在电热体的下方实现隔热,减小热损耗,传统的地暖地板在电热体的下面设有隔热层,一般为挤塑胶隔热层,这种结构存在以下缺点:电热体和隔热层的整体厚度较大,安装、拆卸不是很方便;隔热层还是存在直接的热传递,隔热效果不是很理想;隔热层需求量较大,提高了整个地暖地板的成本,同时传热效果也不理想。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隔热效果好、装拆方便的隔热型地暖地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隔热型地暖地板,包括木地板和位于所述木地板下面的金属夹层板,所述金属夹层板内设有用于安装电热管的发热空间,所述金属夹层板内还设有用于安装所述电热管的安装板,所述的安装板横置于发热空间内;所述木地板的内部设有快速导热丝。
进一步的,所述的安装板的上端面设有电热管安装槽。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槽为弧形,和电热管的为表面相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板为保温石棉。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板的厚度为10mm。
进一步的,所述快速导热丝成网状均匀的分布在木地板的内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电热管安装于发热空间内的上部,使其贴近木地板的下表面,向上传热更快,防止温度向两边扩散,所以具有比传统塑胶隔热的地暖地板更好的隔热效果,而且增加了发热空间内的剩余空间,便于电热体的装拆,容易维修和更换,同时省去了传统塑胶隔热层,节约了成本,由于木地板的内部设有快速导热丝,热传导更快,节约能源,低碳环保。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端立体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阐述。
如图1所示,热型地暖地板包括木地板1和位于木地板1下面的金属夹层板2,金属夹层板2内设有用于安装电热管的发热空间3,金属夹层板2内还设有用于安装电热管的安装板4,所述的安装板4横置于发热空间3内;所述木地板的内部设有快速导热丝,所述快速导热丝成网状均匀的分布在木地板的内部,快速导热丝一般为一层,快速导热丝成网状均匀的分布在木地板的内部;也可更具木地板1的厚度增加快速导热丝的层数。
所述的安装板4的上端面设有电热管安装槽。每一根电热管安装到安装槽里,由于发热空间3内增加了安装板4,将电热管安装于发热空间3内的上部,使其贴近木地板的下表面,向上传热更快,下部形成静态空气层,防止温度下传,所以具有比传统塑胶隔热的地暖地板更好的隔热效果,而且增加了发热空间3内的剩余空间,。
所述安装槽为弧形和电热管的为表面相配合,有利于更好的装电热管。
安装板4与金属夹层板2一体成型,
优选的安装板4为保温石棉。
优选的安装板4的厚度为10mm。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会意识到,这里所述的实施例是为了帮助读者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应被理解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这样的特别陈述和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这些技术启示做出各种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实质的其它各种具体变形和组合,这些变形和组合仍然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安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安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5123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