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均温板锁固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53089.8 | 申请日: | 2015-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505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0 |
发明(设计)人: | 吴建兴;陈逸丞 | 申请(专利权)人: | 超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梁挥;常大军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北市三***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均温板锁 固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均温板,尤其涉及一种均温板锁固结构。
背景技术
均温板(Vapor chamber)是一种可以将局部热源快速传导到大面积平板的高性能散热装置。由于均温板具有高热传能力、重量轻、结构简单及多用途等特性,且可传递大量的热量又不需消耗电力,故已广泛应用于高性能散热元件市场,如伺服器、通讯、高阶绘图卡、高效率LED散热元件等。
然而,为因应现今电子设备的轻薄诉求,均温板也必须趋向轻薄设计,据以降低电子设备的整体厚度。对此,如何设计均温板锁固结构,并能将均温板稳固定地结合在电子发热元件上,藉以对电子发热元件进行散热,即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动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均温板锁固结构,藉以将均温板稳固地结合在电子发热元件上以进行散热。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均温板锁固结构,藉以增加均温板强度,并防止均温板变形。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均温板锁固结构,用以固定在一电子发热元件上,其包括:
一固定框,包含一环框及自该环框向内延伸的一支撑板,该环框设有多个开孔,该支撑板的一表面低于该环框的一顶面而形成有一容槽,且该支撑板具有一镂空槽;
一均温板,安置在该固定框上,且对应该多个开孔而设有多个穿孔,该均温板成型有一接触凸面及一导热凸面,该接触凸面凸露出该镂空槽,该导热凸面容置在该容槽中;以及
多个锁固件,分别穿设对应的各该穿孔及各该开孔,该均温板通过该多个锁固件而固定在所述电子发热元件上,该接触凸面贴接所述电子发热元件。
上述的均温板锁固结构,其中该环框具有一对凸耳,该多个开孔分别位于该对凸耳上。
上述的均温板锁固结构,其中该镂空槽位于该支撑板的中央,该多个开孔位于该镂空槽相对的二侧边。
上述的均温板锁固结构,其中该接触凸面及该导热凸面呈阶梯状成型在该均温板面向该支撑板的一侧面,且该接触凸面位于该导热凸面的外侧。
上述的均温板锁固结构,其中该多个穿孔间隔设置在该导热凸面的侧缘外。
上述的均温板锁固结构,其中更包括对应该多个锁固件而设置的多个锁固套筒,该多个锁固套筒分别穿设对应的各该穿孔及各该开孔,各该锁固件对应穿设在各该锁固套筒中。
上述的均温板锁固结构,其中该均温板的内部设置有多个毛细组织,该多个毛细组织包含粉末烧结毛细组织及金属网毛细组织。
上述的均温板锁固结构,其中该锁固件为一螺柱。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均温板锁固结构是将均温板安置在固定框,再利用多个锁固件将其固定在电子发热元件上,其中,均温板通过固定框的设置而增加强度,故能避免薄型化的均温板发生变形;再者,本实用新型的均温板成型有接触凸面及导热凸面,接触凸面凸露出镂空槽而直接热导接电子发热元件,导热凸面大面积地接触固定框的支撑板,以增加传导面积并提高散热速度。据此,通过均温板锁固结构能将均温板稳固定地结合在电子发热元件上,达到对电子发热元件进行散热并降低电子设备的整体厚度的目的。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均温板锁固结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均温板锁固结构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的均温板锁固结构的组合剖视图;
图4本实用新型的均温板锁固结构的使用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1…均温板锁固结构
2…电子发热元件
3…电路板
4…螺栓
10…固定框
11…环框
110…开孔
111…凸耳
12…支撑板
120…容槽
121…镂空槽
20…均温板
200…穿孔
201…接触凸面
202…导热凸面
21…毛细组织
211…粉末烧结毛细组织
212…金属网毛细组织
30…锁固件
31…锁固套筒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及技术内容,配合附图说明如下,然而所附的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超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超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5308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