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饮用水水库的进水调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54531.9 | 申请日: | 2015-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696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9 |
发明(设计)人: | 朱雪诞;胡伟;左倬;成必新;卿杰;王瀚林;唐陈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31219 | 代理人: | 许骅;许亦琳 |
地址: | 200434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饮用水 水库 进水 调控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利工程及环境工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饮用水水库的进水调控系统,具体涉及一种交换周期长的饮用水水库的水质维持、富营养化防治及水质安全进水调控系统。
背景技术
饮用水供水水库作为城市人口饮用水的重要来源地,需要对其水质安全进行保障。目前,我国许多饮用水供水水库存在水色发绿、水体异味、鱼类死亡、水质不稳定、藻类聚集、富营养化程度高等一个或者多个问题。引起供水水库水质变化的原因众多,其中最主要也最关键的原因是:山区水库受上游来水水量及降雨时间分布不均匀的制约,平原地区的水库受河网水质不稳定的影响,为了能够贮存足够多的优质原水满足全年饮用水供水要求,往往会依据地形建造库容较大的水库蓄水,这就导致水库水体的交换率低,停留时间长,水体流动性差,加上外部的面源污染的排入以及大气降尘的影响,水库水质逐步变差,进而影响供水保证率。
目前,为了解决水体交换周期长的供水水库的水质恶化问题,部分水库采取了投放鱼类如鲢鱼、鳙鱼等,减少藻类的聚集;水库库周种植挺水植物,增加对水体的净化作用;对供水水质进行常规监测;局部库湾补充増氧等措施。这些措施对局部库区能起到一定作用,但对进水不做控制,不从源头控制进入库区的污染物,全部靠库区自身的净化作用维持水质,很难稳定控制水库的水质,供水安全得不到有效保障。可见,对于正常对外供水的水库,不能完全依靠水库的自净能力,对水库进水进行水量水质等调控可在一定程度上保障水库的供水水质稳定,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饮用水水库的进水调控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饮用水水库的进水调控系统,包括有多点进水通道、水流控制装置和水质预处理设施,所述多点进水通道连通河道与水库,所述水流控制装置设置在所述多点进水通道中靠近河道一端的取水口,所述水质预处理设施设置在所述多点进水通道内。
较佳的,所述多点进水通道为两条以上的进水通道,从河道的不同位置开挖与水库相连通;或者所述多点进水通道为一条从河道开挖与水库相连通的总进水通道,并在总进水通道上设置两条以上的分进水通道与水库相连通。所述多点进水通道有利于在水库形成多点进水。
进一步的,所述多点进水通道为两条以上的进水通道,从两条不同的河道与水库相连通。所述多点进水通道在不同季节可优选水质较好的河道作为水库的水源。
进一步的,所述进水通道的规格相同。优选的,所述进水通道的规格为3-10m×2-3m×10-100m(宽×深×长)。
进一步的,所述进水通道之间的间隔相同。优选的,所述进水通道之间的间隔距离≥30m。更优的,所述进水通道之间的间隔距离为30-50m。
进一步的,所述总进水通道的规格为5-20m×3-4m×100-300m(宽×深×长)。
进一步的,所述分进水通道的规格相同。优选的,所述分进水通道的规格为3-10m×2-3m×10-50m(宽×深×长)。
进一步的,所述分进水通道之间的间隔相同。优选的,所述分进水通道之间的间隔距离≥30m。更优的,所述分进水通道之间的间隔距离为30-50m。
进一步的,所述多点进水通道中水流停留时间≥4-6小时。当多点进水通道仅开一个通道时,确保70%的总取水量能从该通道通过,且停留时间不低于4小时。
较佳的,所述水流控制装置选自平面闸门、弧形闸门、人字闸门、拱形闸门、球形闸门、圆筒闸门、闸阀、球阀、混凝土坝与闸门组合、混凝土坝与阀门组合中任意一种。
较佳的,所述水流控制装置可以实现完全开启和完全关闭,也可停留在一定的开启度上。通过闸门的启闭及不同开启度的调节,控制进入水库的进水流量及位置,用于改善缓滞流区的流态。所述水流控制装置应根据外河不同季节水体含沙量情况,取用含沙量较少的水体,一般取用中上层水体。
较佳的,所述水质预处理设施选自沉淀装置、増氧装置、微生物絮凝装置、生物膜净化装置、水生植物拦截净化装置、砾石坝拦截净化装置等中一种或多种组合。所用组合技术均为适宜在水体内进行原位净化的技术。所述水质预处理通过一种或者多种预处理装置沉淀原水的泥沙、提高水体透明度并初步净化水质。所述水质预处理设施依据现场地形,设在多点进水通道内,无需另外占用土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5453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膜生物反应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污水净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