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手足患部抬高支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54832.1 | 申请日: | 2015-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464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8 |
发明(设计)人: | 黄静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G12/00 | 分类号: | A61G12/00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戴朝荣 |
地址: | 210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足 抬高 支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为一种手足患部抬高支护装置。
背景技术
手足患部的病人在患部治疗的过程中,需要尽量抬高患部,避免患部位置过低而导致血液流通不畅,影响病情发展。现有的支护方式都是采用海绵块直接支护,海绵块的支护强度以及定位功能欠缺,难以满足病人在抬高支护过程中的舒适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手足患部抬高支护装置,具体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手足患部抬高支护装置,包括三角形支架、传动带以及三个转轴,所述转轴可转动地设置在三角形支架的三个端点部位,所述传动带包覆在所述转轴上,传动带中部串接有护托,所述三角形支架的外部包裹有弹性支护垫。
所述的手足患部抬高支护装置,其进一步设计在于,所述三角形支架为直角三角形,所述护托设置在传动带与所述三角形支架的斜边面相对的部分。
所述的手足患部抬高支护装置,其进一步设计在于,至少一个转轴内部设置带有键槽的通孔,该通孔内插接有通过键槽与转轴连接的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端部设置有旋钮。
所述的手足患部抬高支护装置,其进一步设计在于,所述三角形支架由三组通过连杆依次连接的圆环形成。
所述的手足患部抬高支护装置,其进一步设计在于,所述三角形支架设置在底座上,该底座的下部设置有插接孔,该插接孔内插接有通过螺栓定位于底座内的顶杆,所述顶杆的端部设置有顶板。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传动带的中部设置可随传动带移动的护托,使得支护的高度可随病患的使用需要进行调整,在确保支护效果的同时满足了病人的支护要求;通过设置连接有顶杆的顶板使得本实用新型可根据需要进行安放;在三角形支架的外部设置弹性支护垫,弹性支护垫与连接在传动带中部的护托相抵,既使得病患具有较好的接触体验感又能满足支护强度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与调节杆连接的转轴端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调节杆端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转轴与所述圆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该手足患部抬高支护装置,包括三角形支架1、传动带2以及三个转轴3,转轴3可转动地设置在三角形支架的三个端点部位,传动带2包覆在转轴3上,传动带中部串接有护托4,三角形支架的外部包裹有弹性支护垫7。三角形支架1由三组通过连杆11依次连接的圆环12形成。
三角形支架1为直角三角形,护托4设置在传动带与三角形支架的斜边面相对的部分。
至少一个转轴3内部设置带有键槽的通孔31,该通孔内插接有通过键槽32与转轴连接的调节杆5,调节杆5的端部设置有旋钮51。
三角形支架设置在底座6上,该底座的下部设置有插接孔61,该插接孔61内插接有通过螺栓定位于底座内的顶杆62,顶杆62的端部设置有顶板63。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传动带的中部设置可随传动带移动的护托,使得支护的高度可随病患的使用需要进行调整,在确保支护效果的同时满足了病人的支护要求;通过设置连接有顶杆的顶板使得本实用新型可根据需要进行安放;在三角形支架的外部设置弹性支护垫,弹性支护垫与连接在传动带中部的护托相抵,既使得病患具有较好的接触体验感又能满足支护强度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5483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