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三维茶叶摇青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55180.3 | 申请日: | 2015-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440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8 |
发明(设计)人: | 苏鹏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鹏鸣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400 福建省泉州市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维 茶叶 摇青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料设备,尤其涉及一种三维茶叶摇青机。
背景技术
摇青是制好铁观音的关键,而“走水”又是摇青的主要目的之一。
所谓“走水”,即通过摇青,使“嫩梗中所含有的相当数量的芳香物质”和含量比芽叶高出l—2 倍的氨基酸和非酯型儿茶素随水分扩散到叶片,使之与叶子里面的有效物质结合,一道转化成更高更浓的香味物质,这也是乌龙茶高香的一个重要原因。
而“走水” 的进行,除了要求叶子要处于运动状态,还要求梗叶有一定的水分含量差和保持叶肉细胞的生理机能(亲水能力),也就是茶农所说的“保青”。
相反,若过早丧失叶肉细胞的生理活性,就叫“死青”,“死青”就制不出好茶来,因其“走水”无法进行,叶子在摇青过程中得不到水分的补充,叶子失水过多,制成茶外形干枯、内质香味较低淡。铁观音摇青操作上素有“三守一攻一补充”之说法,即第一、二次摇青宜轻,转数不宜过多,停青的间宜短,一般第一次摇3分钟,第二次摇青5分钟,以免使水分散失过多,以保持青叶的生理活性,使萎凋后的叶子能慢慢复“活”过来。
到第三、四次摇青则要摇得重,摇得足够,使叶缘有一定的损伤,有青、臭气散发上来,一般第三次摇青10分钟,第四次摇青30分钟。
一补充”则是在第四次摇青摇得不足,叶子“红变”不够时,再补摇一次。每次摇的转数应由少到多,停青时间也是由短到长。
第一、二、三次停青停到青气消失,表面叶子萎软下来之后,就要及时摇“活”,以免叶子因水分散失过多而“死青”。
人们渴望一款能够摇青时间短,有保证摇青质量好的设备满足上述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有必要提供一种混合均匀且摇青时间短的三维茶叶摇青机。
一种三维茶叶摇青机,包括机架、旋转体、摇笼、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所述旋转体设置在机架上,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设置在地面,通过旋转轴与所述旋转体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旋转体在机架上以F1为轴线360°旋转,所述摇笼设置在旋转体上,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设置在旋转体上与摇笼轴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摇笼在旋转体上以F2为轴线360°旋转。
本实用新型的三维茶叶摇青机进行摇青,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分别驱动旋转体和摇笼。如此,摇笼既有自转又有公转。可以快速实现摇青的目的,混合均匀且摇青时间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三维茶叶摇青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三维茶叶摇青机,用于将物料快速充分混合均匀。本具体实施例中,以混合聚四氟乙烯原料为例说明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的三维茶叶摇青机包括机架10、旋转体20、摇笼30、第一驱动机构40和第二驱动机构50。所述旋转体20设置在机架10上,可在机架10上以F1为轴360°旋转。所述摇笼30设置在旋转体20上,可在旋转体20上以F2为轴线360°旋转。所述第一驱动机构40设置在地面,通过旋转轴与所述旋转体20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旋转体20旋转。所述第二驱动机构50设置在旋转体20上与摇笼30轴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摇笼30旋转。
使用本实用新型的三维茶叶摇青机进行摇青时,将茶叶置入摇笼30,启动所述第一驱动机构40和第二驱动机构50。如此,摇笼30既有自转又有公转。可以快速实现摇青的目的,混合均匀且摇青时间短。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鹏鸣,未经苏鹏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5518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黑茶发酵机
- 下一篇:一种便于保留茶叶品质的高效茶叶醒青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