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旋拧检测扭矩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55441.1 | 申请日: | 2015-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145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河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盖尔瑞孚艾斯曼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L3/00 | 分类号: | G01L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0012 吉林省长春市***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检测 扭矩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装配检测自动化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动旋拧检测扭矩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换挡机构总成中换挡机构与换挡手柄的装配工装只能实现装配功能,不能检测扭矩大小,导致装配过程中可能发生换挡手柄装配后扭矩不合格的现象,如果扭矩不合格的产品装配到汽车上会影响汽车的换挡功能,对车辆安全驾驶造成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检测换挡机构与换挡手柄扭矩的自动旋拧检测扭矩设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自动旋拧检测扭矩设备,包括框架、设于靠近框架底面的操作平台、设于操作平台上的启动按钮以及设于操作平台一侧的分装台,还包括设于操作平台另一侧的换档机构定位组件以及设于框架外侧的操作平台上的标签打印机,换档机构定位组件包括设于其内部的第一光电传感器以及定位销,换档机构定位组件下方设有旋动机构,上方设有手柄夹紧装置,旋动机构固定于操作平台下表面并与换档机构定位组件连接,旋动机构包括内部的扭矩传感器、工控机,手柄夹紧装置底部设有手柄安装槽,顶部设有第二光电传感器,第二光电传感器上连接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包括接近传感器,驱动装置两侧连接有竖直滑轨。
优选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换档机构定位组件通过轴承与旋动机构相连,旋动机构通过固定座固定于操作平台下表面。
优选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工控机设定旋拧圈数和扭矩最小值,扭矩传感器检测扭矩不小于扭矩最小值为合格。
优选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工控机设定的旋拧圈数为20圈,设定的扭矩最小值为3.4Nm。
优选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手柄夹紧装置包括真空吸附夹紧组件,真空吸附夹紧组件设于手柄安装槽与第二光电传感器之间。
优选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驱动装置包括气缸,气缸设于接近传感器下方。
优选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框架底部设有滑轮。
优选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框架顶部下表面设有照明灯、上表面设有报警灯。
优选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分装台上方设有台板,台板上设有计算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在传统的换档机构与换档手柄装备工装的基础上增添了旋动机构,可以通过旋动机构检测装配好的换档机构与换档手柄的扭矩是否合格,进而判定换档机构总成是否合格,实现的自动旋钮检测扭矩的功能,若检测的扭矩合格,则会自动打印合格标签,不合格时,不打印标签;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中,设有报警器和照明灯,照明灯能够提供足够的光亮,方便操作,报警灯的设计在检测的扭矩与设定相比不符合标准时进行报警,整个设备停止工作,有效的防止了不合格的换档机构总成上市的可能,降低了事故发生的几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其中:1-框架、11-滑轮、12-照明灯、13-报警灯、2-操作平台、3-启动按钮、4-分装台、5-换档机构定位组件、51-第一光电传感器、52-定位销、6-标签打印机、7-旋动机构、71-扭矩传感器、72-工控机、8-手柄夹紧装置、81-手柄安装槽、82-第二光电传感器、83-驱动装置、831-接近传感器、832-滑轨、833-气缸、84-真空吸附夹紧组件、9-台板、92-计算机。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自动旋拧检测扭矩设备,包括框架1、设于靠近框架1底面的操作平台2、设于操作平台2上的启动按钮3以及设于操作平台2一侧的分装台4,设于操作平台2另一侧的换档机构定位组件5,框架外侧的操作平台2上设有标签打印机6,换档机构定位组件5包括设于其内部的第一光电传感器51以及定位销52,换档机构定位组件5下方设有旋动机构7,上方设有手柄夹紧装置8,旋动机构7固定于操作平台2下表面并与换档机构定位组件5连接,旋动机构7包括内部的扭矩传感器71、工控机72,手柄夹紧装置8底部设有手柄安装槽81,顶部设有第二光电传感器82,第二光电传感器82上连接驱动装置83,驱动装置83包括接近传感器831,驱动装置83两侧连接有竖直滑轨83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盖尔瑞孚艾斯曼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长春盖尔瑞孚艾斯曼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5544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车辆的多波段天线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碳纳米管太赫兹天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