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式输送机用移动给料斗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55617.3 | 申请日: | 2015-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337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1 |
发明(设计)人: | 孔德长;于春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山矿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20 | 分类号: | B65G47/20;B65G47/19 |
代理公司: | 济宁众城专利事务所 37106 | 代理人: | 江禹春 |
地址: | 27204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送 移动 料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式输送机用移动给料斗,特别是带式输送机用移动计量给料斗装置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带式输送机其给料设备:如铲斗车、往复给料机等存在较大缺陷:铲斗车给料不均匀,物料对胶带冲击力大,易于造成飘落撒料;往复给料机振动噪声大,给料不均匀;严重影响带式输送机的使用寿命和使用性能,造成工作效率低和工作环境污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式输送机用移动给料斗,它是采用主动车轮和被动车轮在轨道上行走,将给料斗移动到散状物料仓处,夹轨器固定,散状物料进入料斗内,由手轮可调式闸门控制散状物料落入到计量带式给料机上,计量称重后,散状物料进入到带式输送机的输送带上,散状物料进入下一道工序,计量带式给料机采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控制方式,实现散状物料在计量带式给料机上计量称重后的储存和转载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带式输送机用移动给料斗采取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它是由夹轨器、手轮可调式闸门、料斗、计量带式给料机、机架、主动车轮、缓冲装置、被动车轮、轨道和输送带构成,机架上分别装置料斗、计量带式给料机,料斗的下部处分别设置手轮可调式闸门和计量带式给料机,料斗的底部出料口处装置计量带式给料机,计量带式给料机的底部装置输送带,料斗由机架连接固定,机架底端上分别装置主动车轮和被动车轮,被动车轮上装置夹轨器,主动车轮和被动车轮与夹轨器分别在轨道行走,轨道的两端分别设置停车缓冲装置。使用时,将带式输送机用移动给料斗移动到散状物料仓处,主动车轮和被动车轮与夹轨器在轨道上停止行走,散状物料进入料斗内,由手轮可调式闸门控制散状物料落入到计量带式给料机上,计量称重后,散状物料进入到带式输送机的输送带上,散状物料进入下一道工序,计量带式给料机采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控制方式,实现散状物料在计量带式给料机上计量称重后的储存和转载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带式输送机用移动给料斗的效果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给料均匀,物料对胶带冲击力小,给料不飘落撒料,环境卫生清洁,物料自动计量称重,工作效率高,广泛用于散状物料在计量带式给料机上计量称重后由带式输送机输送的移动给料斗设备。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带式输送机用移动给料斗将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带式输送机用移动给料斗的结构示意图。
1—夹轨器 2—手轮可调式闸门 3—料斗 4—计量带式给料机5—机架 6—主动车轮 7—缓冲装置 8—被动车轮 9—轨道10—输送带。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带式输送机用移动给料斗,它是由夹轨器1、手轮可调式闸门2、料斗3、计量带式给料机4、机架5、主动车轮6、缓冲装置7、被动车轮8、轨道9和输送带10构成,机架5上分别装置料斗3、计量带式给料机4,料斗3的下部处分别设置手轮可调式闸门2和计量带式给料机4,料斗3的底部出料口处装置计量带式给料机4,计量带式给料机4的底部装置输送带10,料斗3由机架5连接固定,机架5底端上分别装置主动车轮6和被动车轮8,被动车轮8上装置夹轨器1,主动车轮6和被动车轮8与夹轨器1分别在轨道9行走,轨道9的两端分别设置停车缓冲装置7。
本实用新型带式输送机用移动给料斗的实施例,它是由夹轨器1、手轮可调式闸门2、料斗3、计量带式给料机4、机架5、主动车轮6、缓冲装置7、被动车轮8、轨道9和输送带10构成,使用时,将带式输送机用移动给料斗3移动到散状物料仓处,主动车轮6和被动车轮8与夹轨器1在轨道9上停止行走,散状物料进入料斗3内,由手轮可调式闸门2控制散状物料落入到计量带式给料机4上,计量称重后,散状物料进入到带式输送机的输送带10上,散状物料进入下一道工序,计量带式给料机4采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控制方式,实现散状物料在计量带式给料机4上计量称重后的储存和转载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山矿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山矿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5561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