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空心楼板上铁定位垫块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55977.3 | 申请日: | 2015-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920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2 |
发明(设计)人: | 张乐;温井泉;余超红;殷树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土木建设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5/20 | 分类号: | E04C5/2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朱丽岩;唐晓丽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丰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心 楼板 铁定 垫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定位垫块,特别是一种用于现浇混凝土空心楼板结构中,箱式内模与楼板上铁钢筋之间的定位垫块。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楼板的钢筋保护层控制,一般均依靠于混凝土垫块或者钢筋马凳。当传统的混凝土垫块或钢筋马凳应用于现浇空心楼板的施工中时,混凝土垫块易破碎,并且由于空心楼板的厚度较大,垫块的尺寸需较大,因此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垫块易发生倾斜、移位等造成板面钢筋移位从而导致保护层过大,造成现浇空心楼板上铁保护层厚度不易控制。同时箱模与上铁钢筋的间距尺寸需求多样,混凝土垫块加工困难、养护周期长,不利于现场施工,钢筋马凳稳定性较好,但加工繁琐,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空心楼板上铁定位垫块,要解决现浇空心楼板结构中,箱式内模上普通垫块容易出现移动,楼板上铁钢筋随之塌陷,导致楼板上铁钢筋与箱模内模间间距缩小、上铁保护层过大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空心楼板上铁定位垫块,设置在空心楼板的箱模与上铁钢筋之间,包括垫块本体,所述垫块本体为一体成形的变截面空心塑料块,是由壁厚相同的大尺寸的底座和小尺寸的上铁承托部组成,所述底座的下端面设有至少一道用于扣握箱模压筋的卡槽,所述上铁承托部的上端面设有两道深度不同并且互相垂直交叉的上铁托槽,分别为深槽和浅槽,深槽的开口尺寸与上铁下层钢筋的尺寸相适应,浅槽的开口尺寸与上铁上层钢筋的尺寸相适应。
所述底座的下表面与深槽的最低点的垂直距离等于箱模与上铁下层钢筋设计定位距离。
所述底座和上铁承托部是同心的柱体、台体或者柱体和台体的组合。
所述底座的内部沿对角线方向设有加强肋,其厚度与底座的壁厚相同,加强肋的下端面开有便于箱模压筋穿过的缺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塑料材质,成本低廉、易加工,强度高不易破碎,制作成空心后体积小、质量轻,便于施工。定位垫块可按要求高度尺寸定型加工,省时高效;凹槽开口可根据需要调节加工,控制楼板上铁钢筋与箱式内模的间距。
本实用新型中上铁承托部对向设口径不同的凹槽,用于卡固上铁上下层钢筋,定位效果好,保证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垫块不移位;底座设有供箱模压筋卡固的凹槽,增强与压筋的固定效果。底座内部加设了沿对角线布置的加强肋,增加了垫块与箱模之间的受力面积,避免垫块陷入箱型内模,减小上铁钢筋传来的压力,保证箱模不被垫块破坏,同时增大与箱模的接触面积,施放更稳定。本实用新型可直接卡扣安装即可保持稳定,无需在垫块上穿孔与钢筋绑扎,减少施工步骤。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下部变截面的形状,底座尺寸大于上铁承托部可以增强垫块自身的稳定性,同时增大底座的截面面积可以减小对箱模的集中压力,在施工时能直观区分出垫块的上下面,方便工人施工。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浅槽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深槽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底座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的垫块承托上铁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附图标记:1-空心楼板、2-箱模、3-底座、4-上铁承托部、5-箱模压筋、6-卡槽、7-深槽、8-浅槽、9-上铁下层钢筋、10-上铁上层钢筋、11-加强肋、12-缺口。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参见图1和图7所示,一种空心楼板上铁定位垫块,设置在空心楼板1的箱模2与上铁钢筋之间,包括垫块本体,所述垫块本体为一体成形的变截面空心塑料块,是由壁厚相同的大尺寸的底座3和小尺寸的上铁承托部4组成,所述底座3放置在箱模2的上表面,底座的下端面设有至少一道用于扣握箱模压筋的卡槽6,参见图1-3、图6所示,所述上铁承托部的上端面设有两道深度不同并且互相垂直交叉的上铁托槽,分别为深槽7和浅槽8,深槽7的开口尺寸与上铁下层钢筋9的尺寸相适应,浅槽8的开口尺寸与上铁上层钢筋10的尺寸相适应。
参见图3所示,所述底座3的下表面与深槽7的最低点的垂直距离等于箱模2与上铁下层钢筋9设计定位距离h,此距离依据设计或规范要求确定。
所述底座3和上铁承托部4是同心的柱体、台体或者柱体和台体的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土木建设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土木建设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5597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种植屋面变形缝处的防水构造
- 下一篇:工字钢固定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