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烟灸具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56302.0 | 申请日: | 2015-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686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15 |
发明(设计)人: | 马军;帖丞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军;帖丞民 |
主分类号: | A61H39/06 | 分类号: | A61H3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商泰律师事务所 11255 | 代理人: | 毛燕生 |
地址: | 473001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烟艾灸领域,具体是一种无烟灸具。
背景技术
古代火疗的方法大别分为:煴、蒸、熏、熨、灸。煴火是聚无焰之火,即所谓暗火。传统煴法和灸法产生的刺激性味道很大,令人不适;现在使用的灸具没有防烫伤装置,很可能会灼伤患者皮肤;燃烧后产生的艾灰和炭灰到处掉落,会污染患者皮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烟灸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无烟灸具,包括灸具盖、滤网、灸体、防烫圈和炭饼;所述滤网位于灸体内,滤网承托炭饼,炭饼位于灸体内;灸体上设有手柄,防烫圈上设有固定丝帽,防烫圈通过固定丝帽固定在手柄上;灸具盖与灸体通过锁紧装置锁紧。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滤网为40目滤网。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炭饼由高温炭化的艾草制成;炭饼上压制有若干孔洞,所述孔洞为锥形或半球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灸具盖、灸体和防烫圈均为不锈钢材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40目滤网,有效阻隔炭饼燃烧时散落的火星和艾灰,不会对人体皮肤造成污染,极大程度增加了皮肤在施灸时的舒适度。通过设置防烫圈,避免施灸者或被施灸者被烫伤。通过在炭饼上压制孔洞,增大了散热面积,提升了药效。炭饼采用高温炭化的艾草制成,不会对人和施灸空间造成污染。本实用新型安全、纯天然、高疗效、无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炭饼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锥形孔洞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半球形孔洞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灸具盖,2-滤网,3-灸体,31-手柄,4-防烫圈,41-固定丝帽,5-炭饼,51-孔洞。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4,一种无烟灸具,包括灸具盖1、滤网2、灸体3、防烫圈4和炭饼5;所述滤网2位于灸体3内,滤网2承托炭饼5,炭饼5位于灸体3内;灸体3上设有手柄31,防烫圈4上设有固定丝帽41,防烫圈4通过固定丝帽41固定在手柄31上;灸具盖1与灸体3通过锁紧装置锁紧。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所述滤网2为40目滤网,有效阻隔炭饼5燃烧时散落的火星和艾灰,不会对人体皮肤造成污染,极大程度增加了皮肤在施灸时的舒适度。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炭饼5由高温炭化的艾草制成;炭饼5上压制有若干孔洞51,所述孔洞51为锥形或半球形;炭饼5落灰量极小,不会对人和施灸空间造成污染;炭饼5燃烧时散热面积大,散热效果好,提高了药效。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灸具盖1、灸体3和防烫圈4均为不锈钢材质,坚固耐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在使用时,首先将滤网放入灸体中,然后将炭饼压制有孔洞的一面朝下放入灸体中,将防烫圈的固定丝帽旋松,将防烫圈旋至手柄附近,不被点燃无烟炭饼的火焰烧到即可,然后将灸体放在家用燃气上面点燃,将灸具盖下压后旋紧。由于灸具盖具有锁紧功能,所以点燃后的炭饼在遇到突发状况时不会从灸具中掉落,有效避免了烫伤施灸者和被施灸者,避免了洒落的炭饼引起的火灾,安全性极高。炭饼放入灸具点燃并燃烧后,温度会达到380摄氏度左右,同时导热到灸具的底部。如果施灸者误操作将灸具底部触碰到被施灸者皮肤时,被施灸者会被灸具底部的高温烫伤。将防烫圈旋转至灸具下方,并将固定丝帽旋紧,固定好防烫圈的方向。由于防烫圈隔离出灸具底部与患者皮肤之间的空间,即使由于施灸者误操作使防烫圈触碰到了患者皮肤,但防烫圈已经有效隔离了高温,所以不会烫伤被施灸者。根据被施灸者的不同情况进行不同部位的施灸。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军;帖丞民,未经马军;帖丞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5630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