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钻孔灌注桩环保护筒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56618.X | 申请日: | 2015-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560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8 |
发明(设计)人: | 李勇;张小成;李廷;孙喜峰;陈雨;王文喜;董慧媛;冀广宁;张紫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铁道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66 | 分类号: | E02D5/66 |
代理公司: | 沈阳杰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207 | 代理人: | 杨华 |
地址: | 1100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钻孔 灌注 环保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钻探工具,特别是一种钻孔灌注桩环保护筒,属于机械加工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工地上常用的护筒结构简单,泥浆从护筒口冒出,泥浆四溅,护筒周围的泥浆洒满一地,然后在地面挖渗沟回收,泥浆通过地面渗沟流入地面挖的泥浆坑,回收效率低,少数砂卵石通过泥浆液再次进入钻孔,造成钻孔底部沉渣厚度较大,在此过程中,溢出泥浆破坏的地表植被面积相当大,给外部环境造成极大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钻孔灌注桩环保护筒,通过出循环管道和循环槽连接沉淀池,使得泥浆通过出循环管道和循环槽进入沉淀池中,既减少了人工劳动,提高工作效率,又使得地表植被得到环境保护,避免遭受泥浆污染。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钻孔灌注桩环保护筒,包括护筒和钻杆,护筒一侧设有沉淀池Ⅰ,沉淀池Ⅰ内部套装有沉淀池Ⅱ,沉淀池Ⅱ的外圆周设有泥浆筛,护筒侧壁设有出循环管道,出循环管道的另一端位于沉淀池Ⅱ内部,护筒外圆周套装有循环槽,循环槽的另一端位于沉淀池Ⅱ内部,循环槽位于出循环管道的下方,钻杆上端面连接有进循环管道,进循环管道的另一端位于沉淀池Ⅰ的内部。泥浆控制在固定的管道上,泥浆和地面没有接触,消除了对环境的污染。沉淀池Ⅱ的泥浆通过泥浆筛把泥块、砂卵石沉淀过滤下来,这些岩屑可以通过泥浆筛一次性打捞上来,减少了打捞时间,增加了钻探效率,泥浆通过泥浆筛进入沉淀池Ⅰ,通过进循环管道进入钻杆,达到循环再使用的目的,由于过滤网的有效控制,减少了桩底沉砂量,从而提高灌注质量。
优选的,所述的循环槽口径大小与护筒直径对应。
优选的,所述的循环槽为橡胶材质。
本实用新型带来的有益效果为:1、泥浆通过出循环管道和循环槽导入沉淀池Ⅱ内,循环槽用于承接机器因为振动等原因导致溢出护筒外的泥浆,使得泥浆和地面没有接触,消除了对环境的污染。
2、泥浆筛将沉淀池Ⅱ的泥浆把泥块、砂卵石沉淀过滤下来,岩屑可以通过泥浆筛一次性打捞上来,减少了打捞时间,增加了钻探效率。
3、过滤后的泥浆通过泥浆筛进入沉淀池Ⅰ后,通过进循环管道进入钻杆,达到循环再使用的目的,由于过滤网的有效控制,减少了桩底沉砂量,从而提高灌注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钻孔灌注桩环保护筒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护筒,2-循环槽,3-出循环管道,4-进循环管道,5-钻杆,6-沉淀池Ⅰ,7-沉淀池Ⅱ,8-泥浆筛。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钻孔灌注桩环保护筒,包括护筒1和钻杆5,护筒一侧设有沉淀池Ⅰ6,沉淀池Ⅰ6内部套装有沉淀池Ⅱ7,沉淀池Ⅱ7的外圆周设有泥浆筛8,护筒1侧壁设有出循环管道3,出循环管道3的另一端位于沉淀池Ⅱ7内部,护筒1外圆周套装有循环槽2,循环槽2的另一端位于沉淀池Ⅱ7内部,循环槽2位于出循环管道3的下方,钻杆5上端面连接有进循环管道4,进循环管道4的另一端位于沉淀池Ⅰ6的内部。泥浆通过出循环管道3和循环槽2导入沉淀池Ⅱ7内,泥浆和地面没有接触,消除了对环境的污染。沉淀池Ⅱ7的泥浆通过泥浆筛8把泥块、砂卵石沉淀过滤下来,岩屑可以通过泥浆筛8一次性打捞上来,减少了打捞时间,增加了钻探效率,泥浆通过泥浆筛8进入沉淀池Ⅰ6,通过进循环管道4进入钻杆5,达到循环再使用的目的,由于过滤网的有效控制,减少了桩底沉砂量,从而提高灌注质量。
优选的,所述的循环槽2口径大小与护筒1直径对应。
优选的,所述的循环槽2为橡胶材质。
工作过程:
钻杆5通过进循环管道4将泥浆导入到护筒1内部深处,此时,泥浆沿着护筒1轴线向上的方向流出,通过出循环管道3导入到沉淀池Ⅱ7中,在泥浆筛8的作用下将岩芯砂卵石沉淀在沉淀池Ⅱ7中,符合要求的泥浆进入到沉淀池Ⅰ6中,再通过进循环管道4进行再一次工作,在工作过程中,若由于机器振动或阀带动的动力较大引起泥浆溢出护筒1,溢出的泥浆可以通过循环槽2承接,避免泥浆落到地面对环境造成污染。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型和改进,也应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铁道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沈阳铁道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5661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利施工物料混合输送装置
- 下一篇:一种液压多缸同步挤扩灌注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