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重复开启的标本取物袋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57426.0 | 申请日: | 2015-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007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陈维中;陈新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合微创医疗器械(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0/02 | 分类号: | A61B10/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唐致明 |
地址: | 518107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重复 开启 标本 取物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标本取物袋。
背景技术
标本取物袋作为医疗辅助设施,主要用于将活体标本从体内取出,经过技术的完善,现已广泛应用于各种腹腔手术中。常用的取物袋包括弹性体、标本袋、导管以及拉线或者拉杆,弹性体绕标本袋的袋口设置,使用时通过拉线或者拉杆将弹性体回收入导管,而袋口被导管阻挡产生相对弹性体的位移,从而达到收紧标本袋的目的,但是因为标本袋与弹性件之间存在摩擦力,标本袋可能会跟随弹性体一体的移动,使得标本袋的无法再次张开,所以目前的取物袋均只能进行收紧操作。
现有的取物袋存在以下的不足:
1、 现有的取物袋存在无法重复开启的问题,如果在收紧后需要再次摘取标本,则只能将腹腔内的取物袋取出后再重新置入新的取物袋,增加医护人员的操作时间和患者的痛苦;
2、 现有技术中的拉杆与把手一体连接,不便于拉杆与导管的分离;
3、 拉杆与导管之间没有限位结构,可能导致拉杆过长的伸入腹腔中,对患者造成额外的创伤;
4、 拉杆可相对导管滑转动,从而使取物袋的开口方向会不停变动,不便于医护人员准确的放入标本组织。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重复开启的标本取物袋,其实现了标本袋的重复开启,便于多次放入标本,有利于节省手术时间,操作方便,易于实用;把手可以快速的从拉杆上拆除,便于标本袋与导管的分离;可以有效的避免因拉杆伸入过长导致的额外创伤;医护人员可以很好的把握标本袋的开口方向,方便标本组织的放入。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重复开启的标本取物袋,包括导管、拉杆、弹性体与标本袋,导管具有沿轴向将其贯穿的腔体,拉杆套设于导管内并可沿轴向滑动;标本袋具有用于标本进出的开口,弹性体设于拉杆首端并沿开口设置,弹性体与开口之间可发生相对滑动;
弹性体可随拉杆的滑动进入导管的首端,收紧开口,从而封闭标本袋;
弹性体可随拉杆的滑动脱离导管,并在脱离后舒展为环状,撑开开口,从而开启标本袋;
标本袋可随拉杆的滑动而重复启闭。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式,包括至少一处的连接件,其具有固定的总长,连接件一端固接在导管上,另一端固接在开口相距连接件的最近端,用于在标本袋的再次开启过程中固定开口,避免其随弹性体一起移动。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式,连接件为非弹性绳。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式,腔体与拉杆的横截面为矩形,使拉杆在腔体内仅能发生轴向的直线移动。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式,矩形的四角具有圆弧。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式,包括连接座,其具有沿轴向贯通的通道,连接座通过通道插接在导管的尾端,通道与腔体连通;
连接座的外周设有滑槽,滑槽底部设有小孔,连通通道,滑槽侧壁设有第一凹槽;
包括滑座,滑座可沿滑槽滑动,其上设有伸出部,连接件穿越小孔并连接在伸出部上;
伸出部可在滑座移动至第一极限位置时插入第一凹槽,防止连接件滑落;伸出部可在滑座移动至第二极限位置时脱离第一凹槽,便于连接件与伸出部的拆装。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式,连接座的外侧对称的设有环状的把手。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式,拉杆的尾端设有可拆卸的把手。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式,拉杆的尾端伸出有弹片,弹片上设有卡扣;
把手包括插接部与环扣,插接部的外周设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内设有带弹性的压块,压块与第二凹槽的侧壁件形成间隙;当把手插接在拉杆尾端时,卡扣与间隙扣合,固定把手,同时压块抵持住弹片,通过对压块的按压可使卡扣从间隙中脱离;
插接部的直径大于腔体的直径,其端部具有限位平面,与连接座配合限制拉杆的移动距离。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式,弹性体为金属片或金属丝。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 实现了标本袋的重复开启,便于多次放入标本,有利于节省手术时间,操作方便,易于实用;
2、 把手可以快速的从拉杆上拆除,便于标本袋与导管的分离;
3、 可以有效的避免因拉杆伸入过长导致的额外创伤;
4、 医护人员可以很好的把握标本袋的开口方向,方便标本组织的放入。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合微创医疗器械(深圳)有限公司,未经联合微创医疗器械(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5742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腹腔镜手术取物袋
- 下一篇:碘缺乏病预防控制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