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早产儿培养箱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57767.8 | 申请日: | 2015-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009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2 |
发明(设计)人: | 吴晓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晓辉 |
主分类号: | A61G11/00 | 分类号: | A61G11/00;A61H3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恒都律师事务所 11395 | 代理人: | 李向东 |
地址: | 363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早产儿 培养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早产儿培养箱。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不断发展,早产儿能存活的体重和胎龄越来越小,其生命质量越来越受重视。早产儿在产后往往被安置哎早产儿培养箱内,而且全身裸露,由于脱离了母体特定环境的保护和安抚,他们缺乏在新环境中生存的安全感,轻微刺激就产生全身应答,表现为惊跳、拥抱反射等,胎龄大些的早产儿还能出现哭闹不安等否定的情绪反应。传统的早产儿普遍采取仰卧位,但是许多研究表明,俯卧位早产儿肺的顺应性及潮气量改善,气道阻力降低,胸廓运动的不协调性减少,从而改善早产儿的肺功能。由于早产儿食管下端及胃肠发育未成熟,加上肺功差,血氧偏低,血液从新分布使胃肠处于相对缺氧状态,导致早产儿的胃肠功能相对较弱。因此,在早产儿呼吸功能、胃肠功能趋于稳定之前,采取俯卧位既能减少呼吸暂停的发生,又有效防止胃食管反流。传统的早产儿培养箱在早产儿呼吸暂停时,只能依靠人工对婴儿进行刺激抢救,有时需要人工长时间的拍打、摇动,因而使用不便、耗费人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使用方便,劳动强度低,舒适健康,有利于早产儿的发育、成长和减少并发症发生的新型早产儿培养箱。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新型早产儿培养箱,包括箱座、箱体、婴儿床和振动器;所述箱座上部为控制箱,下部为收纳箱;所述箱体设置在箱座上端;所述婴儿床设置在箱体内部;所述婴儿床上端设置有U型床垫;所述床垫U型床垫前端活动设置有U型枕头;所述U型床垫为凹槽形状;所述U型床垫内设置有水囊;所述U型枕头为凹槽形状;所述振动器设置在婴儿床的后端;所述振动器设置有振动臂和拨动振动臂的拨杆;所述振动臂的另一端与U型床垫的后端接触;所述拨杆装在一个与电机连接的减速器的输出轴上。
作为优选,所述U型床垫外侧由纯棉浅色绒布制成,柔软舒适,避免摩擦早产儿的肌肤。
作为优选,所述U型枕头内部填充物为高弹力棉,早产儿在把头或者脸部放在上面时感觉比较舒适。
作为优选,所述振动臂与U型床垫接触的地方设置有振动块,使振动臂更加充分的与U型床垫接触,传递振动。
作为优选,所述电机的供电回路中设置有振动频率控制器,可以通过振动频率控制器调节振动的频率和强弱。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设置有U型床垫和U型枕头,U型床垫为凹槽形状的水囊床垫,能够使早产儿在早产儿培养箱内保持舒适而安全的仰卧姿势、侧卧姿势和俯卧姿势;柔软的U型床垫内的水囊可以让早产儿从新感受到母体子宫的感觉,有利于其生长发育,特别是该床垫能让早产儿在早产儿培养箱内安全地采取俯卧姿势使其能减少早产儿呼吸暂停及喂养不耐受等并发症的发生;尤其当早产儿进行俯卧位时,专门设置的U型枕头能有效地防止婴儿猝死综合征的发生,确保早产儿在各种卧位时的安全。由于设置有振动器,由电驱动的机械振动代替人工拍打、摇动抢救呼吸暂停的婴儿,尤其是长时间的抢救,可大大降低劳动强度;而且采用水囊拨动的形式抢救呼吸暂停的婴儿,一方面可有效地增加早产儿前庭定位感受的冲动,促使早产儿兴奋呼吸中枢恢复和保持自主呼吸,比人工手法刺激促使早产儿恢复自主呼吸的传统方法准确性更高,另一方面,水囊柔和的拨动,可保证长时间的抢救不会损伤婴儿幼嫩的皮肤;另外,采用由机械转动拨动往复运动的振动臂,并配以振动频率控制器,可使水囊拨动获得治疗人员希望的各种模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早产儿培养箱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早产儿培养箱振动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早产儿培养箱U型床垫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晓辉,未经吴晓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5776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