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空气净化器风道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58208.9 | 申请日: | 2015-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606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8 |
发明(设计)人: | 彭伟;赵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澳兰斯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3/00 | 分类号: | F24F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张海英;范坤坤 |
地址: | 511495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气 净化器 风道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净化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气净化器风道组件。
背景技术
空气净化器又称空气清洁器、空气清新机、净化器,是指能够吸附、分解或转化各种空气污染物(一般包括PM2.5、粉尘、花粉、异味、甲醛之类的装修污染、细菌、过敏原等)、有效提高空气清洁度的产品,主要分为家用、商用、工业、楼宇。
常规型空气净化器内部的微风扇(又称通风机)使室内空气循环流动,污染的空气通过机内的空气过滤器(两次过滤)后将各种污染物清除或吸附,然后经过装在出风口的负离子发生器(工作时负离子发生器中的高压产生直流负高压),将空气不断电离,产生大量负离子,被微风扇送出,形成负离子气流,达到清洁、净化空气的目的。
现有的空气净化器的风道结构大多采用以下两种结构:
一、将空气净化器的后盖与风扇之间的空间直接作为风道,这样使得风扇在排风过程中对空气无导向作用,导致净化后的空气不能顺利的被排出至空气净化器的外部,且也使得排风过程中,空气净化器的噪音大。
二、在空气净化器内设置管道式风道。例如中国专利文献CN 104142013 A公开一种空气净化器的循环风道,包括:风道主体,所述风道主体具有呈螺旋状蜗壳型的通风管道,于所述导风管道内设置有离心风机和空气过滤器,所述风道主体上还开设有与所述通风管道相通的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空气过滤器与所述进风口相对设置,并呈10-20°夹角。采用管道式的风道会增加整个空气净化器的体积和重量,为了保证出风量,使得空气净化器不能够实现小型化,同时,管道式的风道会增加材料的成本,进而增加空气净化器的制造成本。
因此,亟需提供一种排风量大、噪音小以及体积小的空气净化器风道组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气净化器风道组件,其结构简单,排风量大,噪音小。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空气净化器风道组件,包括固定安装有风扇的净化器主体,所述净化器主体的排风的一侧设置有后壳体,所述后壳体与所述净化器主体之间具有放置风道的空间,所述风道具有风道出口,所述后壳体上对应所述风道出口设置有排风口;
所述风道包括套设在所述风扇外部的具有开口的环形的挡风部,所述挡风部的一端朝向背离所述挡风部中心的一侧弯曲设置第一弧形部,所述第一弧形部远离所述挡风部的一端朝向背离所述第一弧形部中心的一侧弯曲设置第二弧形部,所述第二弧形部远离所述第一弧形部的一端朝向所述排风口延伸设置有第一排风板,所述挡风部的另一端朝向所述排风口延伸设置有第二排风板,所述第一排风板与所述第二排风板之间形成所述风道出口,所述第一排风板与所述第二排风板平行。
作为空气净化器风道组件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挡风部的外部周向至少均匀设置三个垂直于所述后壳体的固定柱,所述固定柱内设置螺纹孔,所述挡风部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后壳体上。
通过将挡风部螺栓固定在后壳体上,使得风道与后壳体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密,有效的防止风道内的风进入到风道外的后壳体的空间内,减少了风量的损耗,保证出风量,同时也降低了排风过程中的噪音。
作为空气净化器风道组件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挡风部与所述风扇间隔设置。
通过将挡风部与风扇之间设置一定间距,可以增加风扇的排风面积,同时净化后的空气在被排出时,与挡风部之间具有一定的缓冲距离,进一步使净化后的空气击打在挡风部上的力减小,从而降低噪音。
作为空气净化器风道组件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风道的高度等于所述后壳体与所述净化器主体之间的间距。
将风道的高度设置为等于后壳体与净化器主体之间的间距,可以使风道分别与后壳体和净化器主体紧密接触,进而减少净化后的空气溢出至风道的外部。
作为空气净化器风道组件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弧形部的圆弧角度为45°~90°。
作为空气净化器风道组件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弧形部的圆弧角度为60°。
通过实验检验,当第一弧形部的圆弧角度为60°时,此风道的排风过程中的噪音最小,其噪音小于35分贝。
作为空气净化器风道组件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排风板朝向背离所述第二排风板的一侧弯折有第一导风板,所述第二排风板朝向背离所述第一排风板的一侧弯折有第二导风板。
通过在风道的风道出口设置导风板,可以对即将排出风道的净化后的空气进行进一步的导向作用,从而使净化后的空气更有效的被排出至空气净化器的外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澳兰斯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澳兰斯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5820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