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压力钢管运输台车的纵向伸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58873.8 | 申请日: | 2015-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681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03 |
发明(设计)人: | 廖湘辉;李登桥;张屹;周恒;余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峡大学 |
主分类号: | B61D15/00 | 分类号: | B61D15/00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地址: | 443002***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压力 钢管 运输 台车 纵向 伸缩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纵向伸缩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压力钢管运输台车的纵向伸缩装置。
背景技术
在水利水电项目施工过程中,需要用到大型压力钢管作为疏导承压装置,这些大吨位的钢管通常是由运输台车装置运输到隧道内部进行调整安装,但是由于受到安装条件的限制和影响,在进行钢管的安装浇筑过程中,需要将小车头部驱动主动轮组退向洞外一部分,留出一部分钢管的头部进行其洞内浇筑,运输台车的后半部分则继续采用液压缸将钢管的另一端顶起,并固定在相应的高度形成支撑,待前半部分浇筑完成之后小车头部驱动部分再向洞外退出一部分,再进行钢管的浇筑,直到整个钢管完成固定浇筑。
因此,基于上述钢管浇筑过程,就有必为小车头部的驱动部分设计纵向引导伸缩装置,从而保证小车在退出过程保证其平稳性,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由于小车也是需要自行设计,因而没有标准配套的纵向引导伸缩装置,需要根据实际情形进行此装置的设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压力钢管运输台车的纵向伸缩装置,此装置通过安装在压力钢管运输台车上,能够辅助压力钢管台车在隧道内部实现压力钢管的浇筑安装过程,保证了施工的安全性和平稳性。
一种用于压力钢管运输台车的纵向伸缩装置,它包括前驱动轮装置和后驱动轮装置,安装支架固定安装在后驱动轮装置上,滑套固定安装在安装支架上,伸缩杆右端通过销轴连接在活动铰链上,伸缩杆与滑套构成滑动配合连接,活动铰链固定安装在前驱动轮装置上。
上述的滑套包括导向套和尼龙滑块,导向套安装在安装支架上,尼龙滑块设置在导向套的内表面。
上述的活动铰链包括固定座、左耳板和右耳板,固定座固定安装在前驱动轮装置上,左耳板和右耳板固定安装在固定座上,销轴安装在左耳板和右耳板的轴孔中,开口销设置在销轴,轴端的轴孔中。
本实用新型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设计,能够辅助压力钢管台车在隧道内部实现压力钢管的浇筑安装过程,保证了施工的安全性和平稳性。
所述的滑套包括导向套和尼龙滑块,导向套安装在安装支架上,尼龙滑块设置在导向套的内表面,通过设置的尼龙滑块减少了伸缩杆在滑动过程中的摩擦力,同时还起到减震作用。
所述的活动铰链包括固定座、左耳板和右耳板,固定座固定安装在前驱动轮装置上,左耳板和右耳板固定安装在固定座上,销轴安装在左耳板和右耳板的轴孔中,开口销设置在销轴,轴端的轴孔中,这样保证了伸缩杆在工作过程中能够绕销轴转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滑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活动铰链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安装支架、2-滑套、3-伸缩杆、4-活动铰链、5-销轴、6-开口销、7-前驱动轮装置、8-后驱动轮装置。
201-套方钢、202-尼龙滑块。
401-固定座、402-左耳板、403-右耳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
参见图1-4,图中具体的安装以及连接方式有,安装支架1固定安装在后驱动轮装置8上,滑套2固定安装在安装支架1上,伸缩杆3右端通过销轴连接在活动铰链4上,伸缩杆3与滑套2构成滑动配合连接,活动铰链4固定安装在前驱动轮装置7上。
图2中,导向套201安装在安装支架1上,尼龙滑块202设置在导向套201的内表面。
图3中,固定座401固定安装在前驱动轮装置7上,左耳板402和右耳板403固定安装在固定座401上,销轴5安装在左耳板402和右耳板403的轴孔中,开口销6设置在销轴5轴端的轴孔中。
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具体工作过程为:
第一步:运输台车装置装载着压力钢管,在隧道内部沿着预定钢制轨道进行运输,运输到指定安装位置后,装载在台车上的液压缸将钢管顶起,顶到预定的安装位置之后通过微调装置进行对中连接,连接通过焊接的方式进行。
第二步:压力钢管焊接完成之后,对钢管的头部进行浇筑,浇筑完成之后,放下前半部分的液压缸,运输台车的头部在驱动轮组的作用下往洞外退出,退出过程中伸缩杆将跟随着小车头部的前驱动轮装置一起后退,同时伸缩杆将沿着滑套相对滑动,从而保证了后退过程中小车的平稳性。
第三步:当后退一段距离之后,留出压力钢管的一段距离,再继续浇筑,直到浇筑到压力钢管的尾部。
第四步:浇筑压力钢管的尾部位置时,先将运输台车装置的液压缸放下,然后台车后驱动轮装置沿着伸缩杆退出,退出到一定位置之后,台车前驱动轮装置再通过轨道驶出,至此完成了整个压力钢管的运输和浇筑过程,在进行下一根钢管的运输和浇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峡大学;,未经三峡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5887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