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端头支架拉移千斤顶调节板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58952.9 | 申请日: | 2015-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364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1 |
发明(设计)人: | 崔斌;匡中文;花文雷;张鹏;柳洪杰;赵永峰;王翼 | 申请(专利权)人: | 永城煤电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23/04 | 分类号: | E21D23/04 |
代理公司: | 郑州红元帅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7 | 代理人: | 杨妙琴 |
地址: | 4766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端头 支架 千斤顶 调节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矿井下开采领域中综采工作面回采巷道内超前支架和端头支架的辅助移动连接装置,尤其是端头支架拉移千斤顶调节板。
背景技术
目前,综采工作面回采巷道逐渐倾向于使用超前支架和端头支架支护顶板。超前支架和端头支架之间通过端头支架拉移千斤顶连接在超前支架底座上。由于受工作面上窜、下滑影响,端头支架中心线与超前支架中心线不重合,导致端头支架推移千斤顶无法连接到超前支架底座上,现有使用链条软连接超前支架和端头支架,使用链条软连接后,一定程度上调节了单体支柱与端头支架连接的稳定性,但是端头支架在拉移过程中容易走斜、倾倒,增加了安全隐患,增大了劳动强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端头支架拉移千斤顶调节板,所述的调节板固定在超前支架底座上,当端头支架随着工作面设备上窜、下滑时,通过调节端头支架拉移千斤顶与调节板的连接位置,保证端头支架中心线始终与回采巷道中心线平行。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端头支架拉移千斤顶调节板,所述的调节板包括主体板、耳板;主体板为矩形钢板,沿主体板长度方向的主体板面上等间距开设有端头支架拉移千斤顶调节孔;在主体板的下端固定安装有耳板,耳板为半圆弧形与梯形组合形状的钢板,在耳板的板面上开设有超前支架底座连接孔。
进一步,所述的主体板纵截面的规格为长700mm×150mm;
进一步,所述的主体板采用的材质为30号钢;
进一步,所述的端头支架拉移千斤顶调节孔设有7个,该调节孔的直径为40mm,相邻两个端头支架拉移千斤顶调节孔中心距为100mm,位于最左端、最右端的端头支架拉移千斤顶调节孔边缘距离调节板左、右两端50mm;
进一步,所述的耳板垂直焊接在主体板自左向右第3个圆孔下方对应的主体板面上。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简化了端头支护工序,提高了工作面端头支护质量和安全性能,防止端头支架在拉移的过程中走斜、倾倒。通过计算并统计出在工作面正常生产位情况下工作面上窜、下滑的最大距离,即端头支架中心线在端头的活动范围,将本实用新型固定在超前支架底座上,当端头支架随工作面设备上窜、下滑时,通过调节端头支架拉移千斤顶与本实用新型的连接位置,保证了端头支架中心线始终与回采巷道中心线平行。具体来说:
1、本实用新型提高了工程质量。由于本实用新型的使用,避免了端头支架受工作面上窜、下滑的影响造成的走斜、倾倒,使端头支架始终平行于巷道中心线,提高了端头支护的工程质量。
2、本实用新型节省了材料。本实用新型关于连接耳板不对称布置,当工作面向相反方向上窜或下滑时,将本实用新型反向安装,重新连接拉移千斤顶,仍能够满足使用需要,最大限度的节省材料。
3、本实用新型提高了端头支护安全性。使用本实用新型后,端头支架在拉移过程中不会发生走斜、倾倒,避免了使用单体支柱调节端头支架的工作环节,减少了安全隐患,确保了端头支护过程中的安全。
4、本实用新型减轻了劳动强度。使用本实用新型后,端头支架在拉移过程中不会发生走斜、倾倒,减少避免了使用单体支柱调节端头支架的工作环节,降低了劳动强度。
5、本实用新型避免了拉移千斤顶损坏。由于端头支架拉移千斤顶的使用,使端头支架始终处于较好的受力状态,避免了由于工作面上窜下滑导致拉移千斤顶歪斜造成的端头支架和超前支架拉移千斤顶连接耳板、拉移千斤顶的损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端头支架拉移千斤顶调节孔;2-主体板;3-耳板;4-端头支架拉移千斤顶调节板;5-端头支架拉移千斤顶;6-超前支架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如图1、图2、图3所示,端头支架拉移千斤顶调节板4,所述的调节板4包括主体板2、耳板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永城煤电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永城煤电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5895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速公路隧道智能通风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双液注浆混合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