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溶解度和粘度的测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60017.6 | 申请日: | 2015-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794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15 |
发明(设计)人: | 史正良;苏圣桐;郭小青;陈定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1/00 | 分类号: | G01N11/00;G01N5/00;G01N1/1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李芙蓉;李双皓 |
地址: | 51907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溶解度 粘度 测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测试制冷工质在冷冻机油中的溶解度以及制冷工质与冷冻机油的混合溶液粘度的装置。
背景技术
冷冻机油是制冷系统中的一种重要润滑流体,在系统循环中与制冷工质有着紧密的联系。在压缩式制冷循环中,制冷剂会与压缩机冷冻机油相接触,冷冻机油随制冷工质进入到换热设备,从而对制冷系统产生影响。其中,冷冻机油对制冷系统的影响与制冷工质和冷冻机油之间的溶解状态相关。
当制冷工质与冷冻机油之间的互溶性较好时,在换热器传热管内表面形成的油膜较薄,对换热有利,但是,当制冷工质与冷冻机油之间的互溶性过好时,制冷剂会将冷冻机油稀释而导致冷冻机油的粘度过小,进而引起压缩机润滑不良和制冷效率的降低;而当制冷剂与润滑油完全不能互溶时,会导致压缩机回油困难,使蒸发器和冷凝器中冷冻机油过多而造成压缩机缺油。例如,R32冷媒与现行的R410a用油之间相溶性较差,在-20℃~50℃范围内会出现制冷剂与冷冻机油分层的现象;而R290制冷剂与R410a用油之间的互溶度太大,会大幅度降低冷冻机油的粘度,降低润滑效果,从而导致零件的抗磨性和密封性能下降。
因此,需要对制冷工质在冷冻机油的溶解度以及二者混合后的粘度进行测试,从而选择合适的产品。但是,利用目前的测试装置进行测试过程繁琐,耗费时间,且精度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溶解度和粘度的测试装置,利用该装置不仅能够准确测试冷冻机油中溶解的制冷工质的含量,还能够测试高压状态下冷冻机油与制冷工质混合溶液的粘度,测试过程简单,测试精度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溶解度和粘度的测试装置,包括用于容纳待测试的冷冻机油和制冷工质的混合溶液的密封容器、恒温系统、抽真空系统、压力测试系统、温度检测系统、粘度测试系统、取样系统、冷媒充注系统和搅拌系统;
所述密封容器设置在所述恒温系统中,所述抽真空系统、所述压力测试系统、所述温度检测系统、所述粘度测试系统、所述取样系统、所述冷媒充注系统和所述搅拌系统均与所述密封容器的内部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密封容器包括顶盖、底壁、侧壁和法兰盘;
所述侧壁围设在所述底壁上形成一端开口的容纳腔;
所述顶盖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容纳腔的开口面积,所述顶盖覆盖所述容纳腔的开口端;
所述法兰盘固定设置在所述容纳腔的开口端,所述法兰盘的上端面与所述顶盖的下端面紧密接触,且所述法兰盘和所述顶盖可拆卸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法兰盘的上端面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横截面为环形,所述凹槽将所述容纳腔围设在其中;
所述凹槽中设置有密封圈,所述法兰盘与所述顶盖通过所述密封圈密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恒温系统包括浴槽、传热介质和支撑架;
所述传热介质盛放于所述浴槽中;
所述支撑架固定在所述浴槽中,所述支撑架用于支撑所述密封容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为上下均不封顶的筒状结构,所述筒状结构由镂空的钢板制成;
所述筒状结构的高度大于所述密封容器的高度,所述密封容器通过所述法兰盘支撑在所述筒状结构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力测试系统包括压力传感器和压力显示仪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压力显示仪表电连接;所述顶盖上设置有第一预留孔t,所述压力传感器通过所述第一预留孔t与所述密封容器的内部连通;
所述温度检测系统包括温度传感器和温度显示仪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温度显示仪表电连接;所述顶盖上设置有第二预留孔j,所述温度显示仪表通过所述第二预留孔j与所述密封容器的内部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粘度测试系统包括粘度计、粘度计连接线和粘度采集器,所述粘度计通过所述粘度计连接线与所述粘度采集器连接;
所述容纳腔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三预留孔,所述粘度计设置在所述第三预留孔中,所述粘度计通过所述第三预留孔与所述密封容器的内部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取样系统包括取样器和第一连通管;
所述第一连通管上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取样器上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进料口处设置有第二阀门,所述出料口处设置有第三阀门;
所述顶盖上设置有第四预留孔q,所述第一连通管的一端通过所述第四预留孔q与所述密封容器的内部连通,所述第一连通管的另一端与所述进料口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6001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无纺布电阻法的PM2.5浓度测量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变支撑梁实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