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头螺柱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60237.9 | 申请日: | 2015-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198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24 |
发明(设计)人: | 韩青;林金木;韩青海;刘福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快乐树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B35/00 | 分类号: | F16B35/00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325204 浙江省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头螺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紧固连接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头螺柱。
背景技术
双头螺柱是一种轴向两端皆具有螺纹的柱状紧固件,主要用于主体为大型设备,需要安装附件,比如视镜、机械密封座、减速机架等,这时就用到的双头螺柱,一端拧入主体,另一端用于安装附件,安装好附件后另一端带上螺母,由于附件是经常拆卸的,直接采用螺栓联接主体和附件时,主体螺牙久而久之会磨损或损坏,而使用双头螺柱对于附件的更换会非常方便。双头螺柱通常包括螺柱光杆及连接于螺柱光杆两端的螺杆,而传统的双头螺柱的螺柱光杆的外径通常小于螺杆的螺纹直径,使螺柱光杆承受不了过大的压力,易产生弯曲变形现象,同时该类双头螺柱安装时定位不精确,导致其密封部位安装精度不高,再者,与主体连接的螺杆的螺纹根部通常受挤压力最大,将产生较大的应力集中,长时间使用后易产生断裂报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更为合理的双头螺柱,解决了现有双头螺柱的光杆部分易产生弯曲变形,密封部位安装精度不高,且与主体连接的螺杆的螺纹根部易产生断裂的不足之处。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双头螺柱,包括螺柱光杆、第一螺杆及第二螺杆,所述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分别连接于螺柱光杆两端且与螺柱光杆为一体结构,所述螺柱光杆的外径大于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的螺纹直径,所述螺柱光杆的中部设置有环切槽,所述螺柱光杆位于环切槽的两端分别形成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所述第一凸台和第一螺杆的连接端及第二凸台和第二螺杆的连接端均设置有退刀槽,所述第一螺杆远离螺柱光杆的一端端面延伸设有顶杆且顶杆的外径小于第一螺杆的螺纹直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将双头螺柱的第一螺杆部分拧入对应主体螺纹孔内时,第一凸台能够起到很好的定位作用,同样当附件安装于第二螺杆时,第二凸台起到很好的定位作用,而退刀槽的设置能够使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的台阶面分别与主体和附件对应的端面紧密接触,有利于大大提高密封部位的安装精度,螺柱光杆的外径大于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的螺纹直径,能够避免螺杆光杆产生弯曲变形现象,而顶杆的设置能够避免第一螺杆的螺纹根部产生断裂的现象,有利于延长双头螺柱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二螺杆远离螺柱光杆的一端端面设置有正六边形凹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而能够使第一螺杆拧入主体时,能够利用内六角扳手定位装拆双头螺柱,从而能够避免手动紧固时第二螺杆的螺纹丝口划伤手,也可以避免用其他工具辅助操作时损伤螺纹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的螺纹光杆位于环切槽的外表面布设有若干加强筋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进一步提高螺纹光杆作为衔接部位的强度,使其不易产生弯曲变形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的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对应环切槽的一端端面均设置成圆锥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而当密封垫片等密封件套过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时,能够避免被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的棱角划伤,以提高设备密封位置的密封性。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顶杆的长度不大于第一螺杆长度的一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而能够使顶杆和第一螺杆的长度比更为合理,使顶杆的强度更好,以便于顶杆更好的顶紧主体的螺纹孔底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双头螺柱结构更为合理,提高了密封部位的安装精度,能够很好的避免螺柱光杆部分产生弯曲变形现象,同时能够避免与主体连接的螺杆的螺纹根部产生断裂现象,有利于延长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头螺柱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加的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快乐树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快乐树汽车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6023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