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书签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60355.X | 申请日: | 2015-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148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24 |
发明(设计)人: | 沈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浩 |
主分类号: | B42D9/00 | 分类号: | B42D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314400 浙江省嘉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书签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书签。
背景技术
以往人们常利用书签记录曾经看过的页面,以便下次查询。但是普通书签功能单一,只能夹在书页上,不能提示具体的书页信息,此时想要在大量的书签标记页中迅速找到所需信息,势必较难。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书签,该书签结构新颖,不仅可以作为普通书签使用,还可以在外端夹持信息提示牌,便于人们检索查询。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书签,包括一体形成的标签夹持部和书页夹持部;书页夹持部由内条薄片和外条薄片组成,外条薄片内侧镂空,内条薄片位于外条薄片内侧,且内条薄片根部与外条薄片内部连为一体;标签夹持部包括内圆薄片和外圆薄片,外圆薄片内侧镂空,所述内圆薄片位于外圆薄片内侧,内圆薄片的根部与外圆薄片内部连为一体。
作为优选,所述书页夹持部呈长条状;所述标签夹持部呈圆弧状。
作为优选,所述标签夹持部和书页夹持部均由金属制成。进一步的,所述标签夹持部和书页夹持部均由59铜制成。选择金属铜是因其物理性能表现为弹性和延展性均好,选择59铜还因其价格便宜,成本低。
作为优选,在内条薄片根部与外条薄片的连接处设有两个钝角缺口;两个钝角缺口相对应地分处于连接处的两端。缺口设置是为了使内条薄片的弹性弯折更加灵活,同时也增加了书签夹持的稳固度。其中钝角缺口的钝角为a,其角度优选范围为95°-130°。钝角a的设置是为了进一步提高书签夹持书页的顺畅度和稳固度,同时还能防止书签的除内条薄片外的其他周边部位发生形变。
作为优选,所述两个钝角缺口内侧均设有弧形倒角。设置圆弧导角目的是防止应力集中导致内条薄片连接处断裂。
作为优选,所述的标签夹持部和书页夹持部厚度在0.2毫米至0.6毫米之间。所述的书页夹持部的外端部是尖部,以方便插入书页。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该种书签,整体为一薄片状,其书页夹持部呈长条形,用于夹持在书页上,或者夹在书内。标签夹持部呈圆弧状,用于夹持信息提示牌,在该信息提示牌上标记页面简要信息,以便迅速查找,可以极大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图1中C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的一种书签,该书签包括标签夹持部1和书页夹持部2,这两个部分是在机械加工过程中一体形成的。其中:
书页夹持部2呈长条状,书页夹持部的端部为尖部,用于插入书页中夹持书页;它包括内条薄片21和外条薄片22,外条薄片22内部镂空,内条薄片21位于外条薄片22内侧,即外条薄片22内侧边沿和内条薄片21外边沿之间留有均匀的空隙,内条薄片21根部连接在外条薄片22内部。标签夹持部1呈圆弧状,露在书的外侧。它包括内圆薄片11和外圆薄片12,外圆薄片12内部镂空,内圆薄片11位于外圆薄片12内侧,即外条薄片12内侧边沿和内条薄片21外边沿之间也留有均匀的空隙,而内圆薄片11的根部与外圆薄片12内部连为一体。标签夹持部1和书页夹持部2作为一个整体一次成型,表面可做抛光纵向拉丝处理。
如图3所示,使用时,将书页A夹持在内条薄片21和外条薄片22之间,标签夹持部1露在书本外部,可将备注好的信息卡B插入内圆薄片11和外圆薄片12之间。将书页夹持部2设计为长条状是为了夹持书页A更加牢固,而将标签夹持部1设计为圆弧状则是防止其裸露在外割伤读者,同时,圆弧状的结构使插拔信息卡B的过程更加流畅。
为了使内条薄片21的弹性弯折更加灵活,如图2,在内条薄片21根部与外条薄片22的连接处设有两个钝角缺口3,两个钝角缺口3相对应地分处于连接处的两端,其中钝角缺口3中的钝角为a,该钝角a的优选范围为95°-130°。钝角a的设置是为了进一步提高书签夹持书页的顺畅度和稳固度,同时还能防止书签的除内条薄片外的其他周边部位发生形变。为防止应力集中导致内条薄片21断裂,两个钝角缺口内侧均设有弧形倒角31。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书签弹性效果更好,上述的标签夹持部1和书页夹持部2采用金属制成,如不锈钢等金属材质,优选采用59铜制成。标签夹持部1和书页夹持部2厚度为0.4毫米,当然根据需要还可以选择在0.2毫米至0.6毫米之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浩;,未经沈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6035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