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层建筑消防逃生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60501.9 | 申请日: | 2015-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851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2 |
发明(设计)人: | 林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A62B1/00 | 分类号: | A62B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谢殿武 |
地址: | 400074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层建筑 消防 逃生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逃生系统,特别涉及一种高层建筑消防逃生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火灾对我国蓬勃发展的经济建设所造成的威胁和损害日趋严重,特别是高层建筑及设施的火灾损失呈上升趋势;高层建筑火灾也是世界公认的救援难度最大的火灾类型之一,还没有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消防人员主要是利用车载梯子、车载升降云梯及升降平台、地面充气气垫等设备进行救援;但是,这些救援设备都存在一些不足,在拯救高层建筑火灾被困人员时,被拯救人员由于缺乏高空撤离经验,加上心情紧张,往往需要在消防人员的全程陪同下才能安全撤离,造成疏散速度缓慢,延长了紧急疏散的宝贵时间,导致了救援效率的低下;而且,现有的救援设备也存在救援空间不足的问题,不适合救援人数较多的场合。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就需要一种高层建筑消防逃生系统,在拯救高层建筑火灾被困人员时能够加快疏散速度,提高救援效率,并具有足够的救援空间,适合在人数较多的场合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层建筑消防逃生系统,在拯救高层建筑火灾被困人员时能够加快疏散速度,提高救援效率,并具有足够的救援空间,适合在人数较多的场合应用。
本实用新型的高层建筑消防逃生系统,包括设有升降装置的支撑体及设在升降装置上端的救生平台,该系统还包括循环装置及用于载人的救生装置,所述循环装置包括分别设于救生平台和地面的循环控制部及连接于两循环控制部上并在两循环控制部之间循环的索道,所述救生装置连接在索道上并随索道同步循环。
进一步,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固定座、折叠臂架及用于驱动折叠臂架的动力源,所述固定座固定在支撑体上,所述折叠臂架包括从下往上依次铰接的下臂、连接臂组及上臂,所述下臂与固定座连接,所述上臂与救生平台连接,所述连接臂组包括若干节依次铰接的连接臂。
进一步,所述动力源包括用于支起下臂的液压油缸Ⅰ、用于支撑救生平台的液压油缸Ⅱ及用于展开连接臂的液压油缸Ⅲ;所述液压油缸Ⅰ的一端铰接于支撑体、另一端铰接于下臂;所述液压油缸Ⅱ的一端铰接于救生平台、另一端铰接于上臂;所述液压油缸Ⅲ的两端分别铰接于折叠臂架的相邻折叠臂。
进一步,所述支撑体为机动车。
进一步,所述救生平台呈长桥状。
进一步,该系统还包括用于平衡所述支撑体的平衡装置,所述平衡装置包括对称设于支撑体两侧并可固定于地面的支架,所述支架与支撑体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
进一步,所述支架为可伸缩式结构。
进一步,所述救生装置为吊挂在索道上的救生舱,该救生舱包括舱体、设于舱体内的用于容纳人体的保护室及用于打开和关闭所述保护室的舱门。
进一步,所述保护室中设有用于将人体绑定的安全带及用于盛放救生用品的救生包。
进一步,所述保护室内设有用于感应人体的感应器,所述舱体上设有与感应器连接的指示灯;感应器在感应到人体存在时,指示灯开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高层建筑消防逃生系统,在拯救高层建筑火灾被困人员时,升降装置将救生平台提升至被困人员集中处的高度,消防人员指挥被困人员从救生平台进入救生装置,通过索道的传输迅速送达地面,能够加快疏散速度,提高救援效率;同时,多个救生装置在循环装置的作用下循环往复于救生平台与地面,能够提供足够的救援空间,适合在人数较多的场合应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救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救生装置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交通大学,未经重庆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6050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动力送风过滤式呼吸器
- 下一篇:一种电子理疗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