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对讲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61752.9 | 申请日: | 2015-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922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0 |
发明(设计)人: | 陈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市普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3827 | 分类号: | H04B1/3827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精诚新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8 | 代理人: | 方惠春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对讲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对讲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布局合理,组装方便的对讲机。
背景技术
对讲机是一种双向移动通信工具,特别是在相对固定且频繁通话的场合,对讲机成为短距离通信和移动调度指挥的重要工具。现有对讲机壳体的顶部位置一般从左到右一次设有对讲机天线座,信道编码器座和电位器开关座,其中对讲机天线座是用于安装对讲机天线,信道编码座上安装有信道编码器,使用者可以通过旋转该信道编码器上的旋钮来对频率进行调节和设定,电位器,电位器开关座上安装有音量电源开关,该音量电源开关有两个作用,一个是可以调节对讲机的音量,另一个是作为对讲机电源开关使用。
然而现有技术中对讲机壳体除了布置上述主要元器件外,还设有一些其他电路控制部件,以及内部的元器件,这些一般情况下是通过螺丝等固定装置固定在对讲机壳体的,并且各个部件之间没有阻隔,造成了各部件之间容易发生触碰而造成磨损,进而导致整个对讲机线路等方面失灵,影响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提供了一种布局合理,组装方便的对讲机。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对讲机,包括对讲机壳体,装设于对讲机壳体内的电路板,与所述对讲机壳体对接的电池后盖板以及对讲机天线,所述对讲机壳体的顶部设有对讲机天线座、信道编码器座以及电位器开关座,所述对讲机天线安装于所述对讲机天线座,所述对讲机壳体内设有隔板,隔板设置在对讲机壳体中部,将对讲机壳体分成前部和后部,且该隔板朝向后部凸设出多个隔层,该多个隔层的边沿一体成型且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隔板上还设有螺孔,所述电池后盖板通过螺丝锁固在螺孔内实现与对讲机壳体的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隔层上涂覆有导热硅脂层。通过设置导热硅脂层,增强该的隔层的散热效果。
进一步的,所诉隔层上还设有安装柱,通过该安装柱,该对讲机的其他电路元器件部件可以简单方便地固定在该安装柱上实现固定。
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在对讲机壳体内设有隔板,隔板设置在对讲机壳体中部,将对讲机壳体分成前部和后部,且该隔板朝向后部凸设出多个隔层。该隔板将对讲机壳体分成前部和后部,并留空前部,使得对讲机壳体内有一个较大的散热空间,提高散热效果,该后部的空间内,隔板上设有多个隔层,该多个隔层的边沿一体成型且相连,有效的间隔开了对讲机内部的各元器件,且方便个元器件的安装和固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第一角度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第二角度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第三角度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作为一个具体的实施例,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对讲机,包括对讲机壳体1,装设于对讲机壳体1内的电路板(未示出),与所述对讲机壳体1对接的电池后盖板以及对讲机天线,所述对讲机壳体1的顶部设有对讲机天线座11、信道编码器座12以及电位器开关座13,所述对讲机天线安装于所述对讲机天线座11,所述对讲机壳体1内设有隔板2,隔板2设置在对讲机壳体1中部,将对讲机壳体1分成前部和后部,且该隔板2朝向后部凸设出多个隔层21,该多个隔层21的边沿一体成型且相连。
本实施例中,所述隔板2上还设有螺孔22,所述电池后盖板通过螺丝锁固在螺孔内实现与对讲机壳体1的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隔层21上涂覆有导热硅脂层。通过设置导热硅脂层,增强该的隔层21的散热效果。
本实施例中,所诉隔层21上还设有安装柱,通过该安装柱,该对讲机的其他电路元器件部件可以简单方便地固定在该安装柱上实现固定。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市普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市普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6175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工转发移动通信信号的装置
- 下一篇:皮秒等幅度能量增大装置